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的有效策略
作者:胡翠云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6年第07期
新课标情境下数学教学注重趣味性与有效性,以及学生实践能力、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境—问题”教学策略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根据课标要求与教科书内容,营造恰当的数学情境,以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同时利于培养造就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如何创设数学情境 1创设生活数学情境
每天早上起床就计算一天的收支,生活离不开数学创设生活数学情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再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为什么照相机用三角支架才稳当?为什么窗户用三角形挂钩挂上就不晃?为什么自行车一个车轮和车梯着地就能停稳?
伴随着教师的这些问题,学生会自然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仔细观察,经过深入思考与理解,最后总结出:无论是照相机支架还是窗户的挂钩,都呈三角形,他们之所以稳定不动,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而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通过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把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贯穿于生活实际,能够更形象、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强调数学过程情境
要想彻底理解一个数学原理,就应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教授学生知识的推导过程,而决不直接给结论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教师一定要用简单通俗、饶有趣味的讲解向学生展示、说明这个过程
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然后找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到一起,最后再向学生展示探索过程这个探索过程也要采取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彻底地掌握知识
二、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