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
摘要:目前,我国的公路施工工程有了快速发展,但路桥施工中最重要的混凝土施工由于施工的难度大、占据比例高,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这些不利的因素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有的是表面现象,有的却是深层次的损害,都会对桥梁构造物带来严重的质量影响,所以应从成因入手,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关键词:梁板裂缝;控制措施;治理工艺
0概述
在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最多,也最复杂,也是最容易出现裂缝构造物之一。裂缝可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文章对桥梁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希望能为桥梁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1混凝土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1.1荷载引起的裂缝
荷载裂缝主要产生于施工过程中,并且出现在已经施工完成的梁上,由于施工人员没有限制堆放施工器材和材料,加上他们不了解受力特点,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的改变施工工序,因此造成盖梁出现裂缝等问题。
1.2温度引起的裂缝
水泥的水化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水化热。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梁,它产生的水化热不容易散发,混凝土构造物内部的温度会不断上升,而混凝土外部散热速度快,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严重的温差,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内外的温差就更大,这种温差会导致混凝土内部逐渐膨胀,并形成应力,外部混凝土冷缩变形产生拉力,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力程度比较低,当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浇筑后的3d-5d,最初期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继续扩大,甚至贯穿。
1.3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很快,因此容易形成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表面,长短不一,呈龟裂状。当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被覆盖,尤其是大面积混凝土梁的施工中,更容易出现这种裂缝,加上有时天气炎热或者刮风,这种水分的蒸发会更迅速,同时,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都是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的主要因素,这时的混凝土抗拉力强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