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5:44: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 学生举例,验证是不是同时满足2、5、3的倍数。 例:21060/2=10530 21060/3=7020 21060/5=4212 2、拓展:

(1)请学生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6403926 5525085 7663903判断一个较大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时,可以用弃“3、6、9”法。例如:4+2=6,6是3的倍数,所以6403926是3的倍数。

(2)9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三、练习:

1、按要求写数,6150 2314 450 268 115 216 (1)是2的倍数的有 (2)是3的倍数的有 (3)是5的倍数的有 (4)同时是2、3的倍数的有 (5)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有 (6)同时是3、5的倍数的有 (7)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2、请你写出3个同时满足2、3、5的倍数的三位数 3、请你写出2个是9倍数的数 四、作业 数配

第五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 找出1到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2、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3、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

数。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与关键:

通过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2、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3、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4、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可以分成几类? 二、 指导练习

完成课本第25页练习四第3~5题。 1、第3题。

本题是让学生根据条件求数,要求学生对20以内的质数要比较熟悉。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1) 质数+质数=10,质数*质数=21

这两个质数一定小于10,10以内的质数有2、3、5、7,通过观察可发现:两数之和是10,积是21的只有3和7. (2) 质数+质数=20,质数*质数=91

两个20以内的质数相加的和是20,它们分别是:3+17=20,7+13=20。可符合积是91只有7和13.

(3) 我是最小的质数。我是最小的合数。

此题对学生来说不难,因为在复习时已见过这样的题目。因此学生能很快想出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第4题。

此题是巩固2、5、3的倍数的特征的习题。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有份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明白只有2个2个的装,才能正好装完。因为56是2的倍数。5个5个的装和3个3个的装都不能正好装完,因为56不是3和5的倍数。 3、第5题

此题是用游戏的形式引出“哥德巴赫猜想”。游戏时,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举例的方式验证: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三、 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奥秘和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你知道吗”这个小专栏来看看吧。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24页和26页的“你知道吗”。学生看完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感想。 四、 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3、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出示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2019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nxm5431hh6zh7s4eqk6667gj1yjjc01chh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