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化实验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0:06: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优化实验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

作者 孟格娟 陈村一中 宝鸡市 721405

摘要:化学实验易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应注意做到更新课堂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实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课外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创造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江泽民主席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担负着教育使命的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及技能等。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作为课任教师应着力研究、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确立相应的培养策略。化学创新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获得创造成果的能力,是一般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征表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本人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教学等方面浅谈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更新课堂教学思路, 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们的许多化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教师在课堂上用白磷做自燃实验,使学生感到新奇;又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再引导让学生去讨论解开“鬼火”形成的这个谜团。同时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一切封建迷信作斗争。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化学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在这里学习的就不仅是燃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的根本方法——实验。[1]化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局限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矿泉水瓶、贝壳、鸡蛋壳、碱面、食醋、汽水、各种果皮花瓣的色素、石灰等,这些用品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日

用品来代替实验仪器漏斗,玻璃棒呢或者实验中纯碱与酸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优化实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化学科学的发展史看,化学规律,新物质的发现及合成,都是通过实验进行的.新理论的提出,也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并通过实验来检验的.也可以说,化学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以化学实验为手段,进行化学探索,发现新问题,新规律,新物质的历史.化学教学时,应积极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造条件,从时代的高度去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尤其突出,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做到: 1. 让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学习了制氢气的实验之后,让学生设计实验室制CO2的实验.可首先问学生产生CO2有多少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再让学生选出实验室制CO2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求同思维,最后,让学生运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设计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2]

2. 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如为了保护环境,对课本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勇于评判,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探究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要避免把现成的答案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重视通过学习的发现过程来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我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时,把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行研究质量守恒的探索性实验。

4. 把课内实验向课外延伸。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展实验时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实验空间,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拓展实验内涵,把实验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介绍氧气制取的反应原理后,让学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自行设计制氧气的装置,甚至可以充分利用家中的器具,设计出类似的装置,让学生开展竞技活动,让他们自行上台演示自己的成果,然后介绍设计的原理,这样在发现中学习,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选择,可让学生回家继续做些探究性的试验,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可以作其分解反应的催化剂[3]。

5. 重视实验教学史的教育。化学家的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开发课外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创造实践能力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一定量的课外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 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走进化学世界”时,我先避开书本,通过放录像,让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奇妙无穷,变趣味性演示实验为“魔术”,可以增强神秘感,造成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魔棒点灯”、 “晴雨花”等,将学生带入无比美妙、神奇的化学迷宫,使他们从这些妙不可言的现象中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之情。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实验,如讲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一系列变化后,提问: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用石灰水浸泡鸡蛋从而保鲜?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为何有一层白色固体?又如讲了石墨可作润滑剂的性质时,可用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孔,去打开因长期未用而难以打开的铁锁;在讲到木炭的吸附作用后,可动员同学们回到家中自制一个简易的“冰箱去味剂”引导同学们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到合金概念时结合家中常见的金属制品,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如何鉴定棉织品和化纤制品等,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化学实验易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教学实践后,本人深深地体会到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化学教学的新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 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好新的挑战,让创新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赵宪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探[J].黑河教育.2007年01期.25 [2]郭凤英.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74 [3]谭兴智.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2期.38-39 [4]黄家红.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43-44

[4]

搜索更多关于: 优化实验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 的文档
优化实验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09r1271n1xep036og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