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1/21)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下一题
(2/21)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说明( )。 A.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D.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上一题 下一题 (3/21)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上一题 下一题 (4/21)单项选择题 第4题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 )。 A.学校需要为出发点 B.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C.社会需要为出发点 D.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上一题 下一题 (5/21)单项选择题 第5题
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 )。 A.四四四制 B.五四三制 C.六三三制 D.八四制
上一题 下一题 (6/21)单项选择题 第6题
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从中找出其数学能力的强项
和弱项,此评价是( )。 A.个体间差异评价 B.内部评价 C.外部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上一题 下一题 (7/21)单项选择题 第7题
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学生学习的要求 D.课程组织方式 上一题 下一题 (8/21)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堂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认知策略目标 上一题 下一题 (9/21)单项选择题 第9题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上一题 下一题 (10/21)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正面教育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C.导向性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 上一题 下一题 (11/21)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上一题 下一题 (12/21)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士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上一题 下一题 (13/21)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迁移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上一题 下一题 (14/21)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上一题 下一题 (15/21)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上一题 下一题 (16/21)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某生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