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浪淘沙令》李煜词赏析导学案
赵铁英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词的特点。 2. 品鉴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 抓住诗词意象,领会意境特点。
一、温故链接,导引自学
1.走进作者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即位后改名煜。南唐中主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2.李煜词的题材内容
李煜的存词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3.整体感知两首词的内容及情感。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到了哪些景和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3.品读与探讨:这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1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 说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对“春意阑珊”如何理解?
2、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作用如何。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4、分析这首词的内容,并说说该词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三、当堂反馈,拓展迁移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词人笔下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3分)
(2)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四、总结积累:诗词中的意象
流水——
落花(落红残红)——
笛、箫、笙——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