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供热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7 13:23: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等依次记录。

(3)房间的热负荷Q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Q = Q1 + Q2 + Q3 式中:Q1——围护结构耗热量;

Q2——冷风渗透耗热量; Q3——冷风侵入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KF??tn?tw??a

??式中 :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K;

F——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

tn——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w?——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是用来考虑供暖房间并不直接接触

室外大气时,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会因内外传热温差的 削弱而减少的修正,其值取决于邻室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情况。 地面各地段的传热系数见表 地带名称 第一地带 第三地带 地面传热系数 0.47 0.12 地带名称 第二地带 第四地带 地面传热系数 0.23 0.07 底层1房间的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Q1 =

'aKF(tn?tw)(1?xch)??

北外墙: q1=1.0×1.57×(18+5)×14.355×(1+0.1)×1.04=593w 西外墙: q2=1.0×1.57×(18+5)×7.455×1.02×1.04=285.56w 西外窗: q3=1.0×5.82×(18+5)×3×1.02×1.04=425.99w 地面Ⅰ: q4=1.0×0.47×(18+5)×16.54×1×1.04=185.95w 地面Ⅱ: q5=1.0×0.23×(18+5)×4.14×1×1.04=22.76w 围护结构耗热量Q1= q1+ q2+ q3+q4+q5=1513.26W (4)维护结构耗热量的修正

按照暖通规范的规定,维护结构的耗热量修正应考虑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三个方面。上面公式已修正. (5)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13

采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Q2

公式如下:Q2=0.278Vρw Cp (tn-tw′)

式中:V= Lln

L—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按当地冬季平均风速,m3/h·m l—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ρw—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 m3; Cp—冷空气的定压比热,C=1KJ/Kg·℃; tn—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w′—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查表可知: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南向n=0.2北向n=0.65东向n=0.65西向n=1.0向 。

查表可知: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pj=3.4m/s,单层门的L=3.56m3/m·h 南向外窗的总计算长度l=13米 总的冷风渗透量:

V= Lln=3.56×1×13=46.28 m3/h 冷风渗透耗热量

Q3=0.278Vρw Cp (tn-tw′)=0.278×46.28×1.513×1.0×23=450.94w

?三项相加即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Q3将围护结构耗热量Q1?、冷风渗透耗热量Q2的总耗热量Q?。

?Q?Q1?Q2=+

?=1964.2 W +Q34.3 房间供暖热负荷计算详表

14

22222222

表3.3房间供暖负荷统计表

房间名称 卧室1 卧室2 餐厅3 客厅4 餐厅5 客厅6 卧室7 书房8 一楼采暖热荷/W 1964.2 1527.73 1256.48 1370.91 1256.48 1370.91 1748.17 1527.73 二楼采暖热荷/W 1705.32 1281.98 1123.81 1212.8 1123.81 1212.8 1547.49 1281.98 三楼采暖热荷/W 2260.44 1977.11 1730.31 1997.61 1730.31 1997.61 2102.61 1977.11 15

第五章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热水采暖系统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考虑功能可靠、经济,便于管理、维修等因素,采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5.1 循环动力

机械循环指的是采用动力机械使热水管网中的水进行循环的方式。

5.2 供、回水方式

上供下回热水干管敷设高度在所有散热器之上,回水管设在散热器之下,散热器的供水立管、回水立管分...但管材消耗量较大。它适用于采暖标准要求较高、各房间的室温要求波动不大的建筑物。对于整栋楼房集中供暖来讲,是将供水管接到楼顶,然后分多路自上而下接到各楼层、各房间,在底层接回水管;对于每组暖气片来讲,上边接口接供水,下边接口接回水。

5.3 管道敷设方式

异程式的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每一环路的管路长不相等,如图所示。这种系统是管路简单、不需设回程管,节省管材。但由于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不等。各环路间存在阻力不平衡现象。导致水流量分配不均匀,因此,在水管设计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减小干管阻力、在各并联支管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以增大支管阻力等。

5.4 工程方案确定

综合上述分析,本工程热水供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异程式

16

搜索更多关于: 供热课程设计 的文档
供热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nn1771ek34ka294p1t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