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
课题 13.1分子热运动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 课时 授课人 教学分子热运动 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教学4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目标 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5.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分子热运动。 重点 教学1.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实。 难点 2.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花露水、 资源 空气清新剂、弹簧和乓乒球、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教学导 案 学 案 教师复备栏 环节 1、创造情境:a、教师用黑色塑1、学生感受,激发兴趣。 料袋包着花露水在学生间边走a、学生猜出是花露水后马上表扬。然边倒出少量花露水,让学生猜是后问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先不要求导入什么? 回答)。 定向 b、教师喷出空气清新剂,请闻b、前排学生先闻到,稍后后排学生才到味道的学生举手示意。 能闻到。 2、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2、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
1
不是同时闻到的。那么关于这个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 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3、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1、 讲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如1cm3空气中的分子 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观察、思考并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计数也需80年。 动着,温度高时,扩散得快,说明分2、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子运动得快。 思考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地做无规则运动。 中的? 引领3、 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 自学 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 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较快,学4、 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生比较容易观察到。 他固体中吗? 演示: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在各烧杯底部注入一滴红墨水。 5、 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 提问: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 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思考: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却需要用较大的力?能举出开或铁丝不易拉断。 探究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展示 思考: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 样散开或铁丝不易拉断。 把弹簧的两端系上乓乒球,让学生感猜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领悟知识,
2
力。 突破学习的难点。) 2演示实验:用刀把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铅块间分子的引力使其“粘”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勾码。 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阅读课本P4、P5有关分子间的自主学习 作用力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 问题。 1.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寻找答案 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引导体积呢? 点拨 2.图16.1-5能说明什么?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4.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 训练现象的是( )。 达标 A.空气的流动性成风 3
B.放一些粗盐粒到一杯水里, 过了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 了 C.一滴墨汁落入水中,顿时变成 了一长串竖直的墨迹 D.老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 2.把磨得很光的两块不同金属 紧压在一起,经很长时间后,可做例题巩固 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对方,这是 由于固体分子在_______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 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