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10:4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详解】两种细胞均发生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都含有RNA聚合酶,A正确;由于两种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两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如细胞中的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均发生表达,B错误; 心肌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能力,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 两种细胞中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周期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明确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本实验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过程

D. 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5 -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B错误;由分析内容可知: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错误的是( )

A. a段表示有丝分裂,b段表示减数分裂 B. AB、EF段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CD段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D.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GH段得以体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A正确;

B、AB段为有丝分裂、EF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CD段包括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之前,所以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 6 -

C正确;

D、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EF段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得以体现,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的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9.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约需12h,某学生研究该细胞周期,获得以下四组数据: ①分裂期最多的一个视野中,共有30个细胞,其中分裂前期5个,中期2个,后期2个,末期1个,其余间期。②分裂期最少的一个视野,共有35个细胞,其中有分裂中期细胞1个,其余为间期。③全部共观察了10视野,平均每个视野有32个细胞。④统计这些视野观察到的结果:分裂前期细胞15个,中期12个,后期10个,末期8个。对这四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第①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期各期持续时间是最准确的 B. 用第②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是最准确的 C. ①、②组数据没有意义,不能用于细胞周期各期所需时间分析 D. ③、④组数据分析间期持续时间大约是10.3h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各时期持续时期=

【详解】用第①组或第②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期各期持续时间不是最准确的,因为存在偶然性,AB错误;①、②组数据能用于细胞周期各期所需时间的分析,C错误;由③、④组数据分析间期持续时间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实验需要遵循的原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遵循平行重复原则;还要求学生学会处理实验数据,计算各时期持续的时间。

10.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

- 7 -

,D正确。

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亲本 杂交 雌蝇 1 2 3

A. 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B. 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C.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的位置,分析杂交1可知,镰刀形雌果蝇与圆形雄果蝇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镰刀型,说明镰刀型对圆形是显性;杂交2圆形雌果蝇与镰刀型雄果蝇杂交,后代的雌果蝇是镰刀型,雄果蝇是圆形,说明果蝇控制圆形、镰刀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伴性遗传;杂交组合3镰刀型雌果蝇与椭圆形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是椭圆形,雄果蝇是镰刀型,说明控制镰刀型和椭圆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果蝇的镰刀翅基因、圆翅基因、椭圆翅基因是复等位基因,镰刀翅对圆翅是显性,椭圆翅对镰刀翅是显性。

【详解】根据杂交组合3镰刀型雌果蝇与椭圆形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是椭圆形,后代雌果蝇含有椭圆型基因和镰刀型基因,表现为椭圆形,因此椭圆形对镰刀型是显性, A错误;由杂交1镰刀形雌果蝇与圆形雄果蝇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镰刀型,说明镰刀型对圆型为显性;B正确;由杂交组合2和杂交组合3可知,果蝇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假设椭圆型基因是D,镰刀型基因是D1,圆型基因是d,则子代中,圆型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dY,

- 8 -

F1 雄蝇 圆形 镰刀形 椭圆形 雌蝇 镰刀形 镰刀形 椭圆形 雄蝇 镰刀形 圆形 镰刀形 镰刀形 圆形 镰刀形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rph891de1wxgu8k8be9y6ym8c7hv00mr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