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a. 这笔调整没有影响到权益,我们需要结转利润。
b. 在调整分录界面的左下方,有一个按钮是“生成审计结转分录”,点击这个按钮,
计算机会自动生成一笔结转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
这笔自动生成的分录,“管理费用-折旧费”后的“不参与计算”挑上了√,综合少提折旧的那笔分录,“管理费用-折旧费”一借一贷,借贷金额都一样。这样对利润表上的管理费用就没有影响,我们把“不参与计算”挑上了√,就是让“管理费用-折旧费”的贷方调整数不参与到调整计算。
滚调举例:
2005年期末,审计人员发现企业少提一笔折旧 在2005年年末,审计做调整: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
贷:累积折旧 2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
2005年审计提供调整意见,但是企业已经将2005年封账。
到了2006年期初,鼎信诺的报表期初数仍然是企业的未审期初数,和去年企业的账面期末数一致。为了将2006年的期初数与2005年的审定期末数核对一致,我们需要在2006年期初添加调整分录。
根据鼎信诺调整分录的原则,2006年期初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
贷:累积折旧 2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
2006年期初调整管理费用—折旧费不会影响到本期管理费用的发生额,而是调整2006年利润表的上期数。2006年利润表的上期数,先是从2005年的未审发生额中过来的,如果2006年年初不调整管理费用,那么2006年利润表的上期数不对。
2006年企业把2005年的调整计入2006年的账务里,通过管理费用走的。 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
在2006年期末调整中,红冲企业2006年企业计入到账务里面的凭证,然后做一笔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累积折旧 2000 第二种
在2006年期初调整分录里面,将这种凭证勾选“红字影响本期发生”。勾选“红字影响本期发生”的科目将红冲本期的发生额。
这种处理方法没有调整过程,但是最终的结果和第一种方法一致。
针对2005年的调整,2006年企业什么都没有操作,需要进行滚调。
5 / 7
我们在2006年期初调整分录界面中,选中需要滚调的明细,然后在期初调整分录界面的左下侧,找到“将选中的调整分录生成到期末”,点击“将选中的调整分录生成到期末”,我们发现在期末调整分录界面自动新增了一笔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累积折旧 2000
我们来观察一下累计折旧的全年金额变化,我们假如以下是累计折旧的全年未审数 未审期初:1000 未审借方:1200 未审贷方:2300 未审期末:2100
如果我们期初、期末都做了累计折旧的调整,那么我们的累计折旧审定数将会变成的金额 审定期初:1000+2000(期初调整影响) 审定借方:1200
审定贷方:2300+2000(期末调整影响) 审定期末:2100+2000(期末调整影响)
这样的话,我们累计折旧这个科目就不满足会计等式:期初+贷方-借方=期末 所以我们要在期末调整分录的界面,将这笔滚调分录所涉及的科目后面勾选“不影响本期发生”。它的审定数的金额如下:
审定期初:1000+2000(期初调整影响) 审定借方:1200 审定贷方:2300 审定期末:2100+2000(期末调整影响)
2006年期末的调整分录应该继续滚调至2007年年初
我们在2009年期末调整分录界面,选中所有调整分录,然后在期末调整分录界面的左下角找到“将选中分录生成到其它期初”,点击“将选中分录生成到其它期初”,会出现选择会计年份的界面,我们选择2010年,然后点击确定。这个时候,2009年期末的所有调整分录就会自动生成到2010年年初。
9. 实质性工作底稿
1) 货币资金
a. 银行询证函
b. 大额银行存款收支检查情况表:生成凭证功能 c. 附注 d. 底稿信息
2) 应收账款
a. 往来询证函 b. 替代测试 c. 账龄分析
3) 营业收入
a. 放入科目 b. 截止测试
6 / 7
10. 试算平衡表
着重讲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区域不出数,主要是没有使用权益类明细账以及权益类调整分录。
11. 底稿合并
1) 导入导出底稿 2) 导入导出调整分录
12. 完成阶段
1) 套打底稿
2)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
13. 其他
1) 在当前项目下创建新的审计年度、子公司、分公司 2) 更新账套
3) 设置多年多帐套信息
7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