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①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 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3.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4.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来源:学*科*网]
5.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农家望睛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8.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
9.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
1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12.[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
13.请根据[甲诗] “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14.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15.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