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自然)教研活动记录(五) 时间:10月17日
内容:提高自身水平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内容:
结合校长召开的科学教师会,重点研究探讨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加强促进实验教学。
一、要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所涉猎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争取做一个专业型教师。尽管我们的工作都很多,不仅仅是科学、自然教学一项,还担任着其他的工作,但科学自然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重视,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善。 二、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提高,实验教学是科学自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对教材中的实验,要提前进行准备,不成熟地及时向卢老师请教,不能在课堂中请卢老师去帮忙,或者是请卢老师进行演示实验,而要把工作做在前,提高请教,进行操作演示。
科学组教研活动记录(六) 时间:10月23日
主题:学习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的内容标准。 内容: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1、认识科学探究
1.1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1.2 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1.3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1.4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1.5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6 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1.7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1.8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2.提出问题
2.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3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3.猜想与假设
3.1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2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4.制定计划
4.1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2 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5.观察、实验、制作
5.1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 5.2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 文字表达。
5.3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 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5.4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5.5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6 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 5.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
换装置等。
6.搜集整理信息
6.1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6.2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7.思考与结论
7.1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7.2 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
7.3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8.表达与交流
8.1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8.2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3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科学组教研活动记录(七) 时间:10月30日
主题:灵活使用新教材 内容:
一、做好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一开始就把活动准备完全放手给学生,而是要分步骤、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准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准备。其次,在学生对活动准备有一定硬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激励学生自己做准备。最后,使活动准备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灵活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要引信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将研究到课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活动过程和自由活动中的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外,二是将拓展活动中的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外。 三、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为一体,同时还承担着验证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任务,不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怀疑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对待教材,还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四、灵活运用评价形式。
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作业、测验或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现,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让学生每一步的付出都得到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 五、灵活利用教学资源。 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