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谨慎性原则概述 ....................................... 2 (一)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来源 ............................... 2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 二、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 3 (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 3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 3 (三)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3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 4 (一)谨慎性原则在资产中的应用 ........................... 4 (二)谨慎性原则在收入中的应用 ........................... 6 (三)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 6 四、“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 7 (一)谨慎性与客观性的冲突分析 ........................... 7 (二)谨慎性与相关性的冲突分析 ........................... 7 (三)谨慎性与可比性与一致性的冲突分析 ................... 8 五、完善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 8 (一)增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与明晰性 ................... 8 (二)将谨慎性原则应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 ................ 10 (三)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 11 (四)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养水平 .......................... 11 参考文献 ................................................ 13
关于谨慎性原则理论与应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在交代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概述以及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集中叙述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可行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会计准则 谨慎性原则 会计实务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Prudence Principle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in China's accounting practice,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practic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feasible improvements to these questions.
Key Words:Accounting postulates Prudence principle Accounting practice
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然而又很难在会计实务中程序化应用的原则,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对财务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谨慎性原则对信息的披露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谨慎性原则的规范化应用能够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所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是否能够规范化应用也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不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还是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一份客观准确的财务报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成为当前企业的迫切需要。
一、谨慎性原则概述
(一)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来源
谨慎性原则,通常也称之为稳健性原则。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谨慎性原则发展比较早,历史悠久,而且对会计体系的影响较为深远,但在会计实务的运用过程中又颇具争议。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力求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每笔交易事项都用谨慎的态度去对待,绝不能高估每一笔资产和收入,也不能低估每一项负债和费用,以保证使每一项业务都更加接近未来的真实状况。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最早描述是1942年美国学者布利斯(Bliss)提出的“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这使得会计人员会尽可能的高估负债和费用,而低估资产和收入。长期以来在这种模式下的谨慎性原则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失去真实性和公平性,不能为外界所接受与认可;后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谨慎性原则量化观点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量化观点的出现体现了会计以后的发展方向,力图使经济交易与事项中的不确定因素可以量化处理,做出最精确的计量与反映。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第一次引入谨慎性原则,是在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其第十八条规定:“①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一准则的出台,使得我国企业逐渐树立起稳健经营的理念,也使得会计人员增强了稳健经营的意识。直至2006年,财政部颁发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① 193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