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 水岸新都三期 施工组织设计 未连接钢筋直螺纹套筒已连接钢筋钢筋直螺纹连接示意图 5、钢筋的绑扎 (1)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由钢筋工长按结构形式特点进行策划,尽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确到位的顺序进行。 (2)基础底板钢筋网要求满绑扎法,保护层垫块纵横间距500设置一个。要确保短柱筋位置准确不位移,且柱脚水平段与底板筋点焊牢固,外绑保护层垫块。
(3)箍筋应与主要受力钢筋垂直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4)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比应符合,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5)基础钢筋绑扎 基础钢筋绑扎施工要点:
1)、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2)、先绑扎地梁钢筋,绑扎时用钢管搭设支架临时固定,成型后拆除。
3)、地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基础钢筋位置线,先铺基础下层钢筋,根据基础受力情况,基础面筋应放在地梁主筋下面。
4)、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5)、底排筋用混凝土垫块垫起,梅花状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6)、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
7) 为保证墙、柱插筋不偏位,先用定位箍筋将插筋定位,然后将插筋与底板面筋点焊固定,在离面筋500mm高的位置加绑一道定位箍筋或水平筋,并增加斜支撑固定,预防砼浇筑时产生柱、墙插筋位置偏移现象。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 41 页 共 105页
佳兆业 水岸新都三期 施工组织设计
(7)剪力墙墙体钢筋绑扎 (1)施工流程
调整预留搭接筋→立2~4根竖筋→画横筋分档标志→绑二根横筋→画竖筋分档标志绑横、竖筋→钢筋验收
(2)施工要点
先立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墙体双排钢筋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拉筋与墙立筋钢筋钩牢。为保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墙的水平钢筋“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按设计要求绑扎。 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搭接: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搭接要相互错开。钢筋的搭接位置、接头长度均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保证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超过截面钢筋数量的50%。
(3)钢筋位移控制
墙体钢筋工程控制位移的手段:墙体钢筋双F卡:为保证墙体几何尺寸和砼保护层的正确,在墙体的上、中、下布置双F卡。见下图:
15墙厚度15双F卡
墙体竖向钢筋控制:为了控制钢筋的位移,在浇注砼前,墙体钢筋在模板上口加钢筋定位框(即水平定位梯子筋)。见下图:
+主筋直径立筋保护层-1立筋排距立筋间距水平定距梯子筋墙厚-2
2)框架柱钢筋绑扎
A、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 42 页 共 105页
佳兆业 水岸新都三期 施工组织设计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C、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D、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b/a≤1/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b/a>1/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
E、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图11,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F、柱主筋采用“模口箍”定位固定,柱变截面处,在绑扎梁前,先将柱筋收分。梁、柱箍筋采用“间距尺标”控制定位。板、次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墙柱梁筋交叉密集处,预置φ4833.0钢管通过,以便砼下料和插入振捣棒振捣。
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块采用PVC定型块,如下图示: 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3)、梁与板钢筋绑扎 A、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C、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 43 页 共 105页
佳兆业 水岸新都三期 施工组织设计
E、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F、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G、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H、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I、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和梁主筋的有效受力范围,主次梁采取用钢筋支撑顶排 钢筋的方法,每跨设置3条。
J、板上、下层钢筋之间应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见下图:
H
4)楼梯钢筋绑扎
250≤500Φ12、Φ22H=板厚-保护层-三层钢筋厚度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四节 模板工程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 44 页 共 10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