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气象测报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19:3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竞赛

理论考试试卷

说明:

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填在答卷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予考虑。

一、单项选择题

(共80道,每题0.8分,共64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地面气象观测是最早开展的一项气象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铅笔进行观测记录,这是因为铅笔

( C ) 。

A:字迹稳定,保留时间长; B:价格低廉,现在一直沿用;

C:字迹不怕水,可使用于任何天气; D:使用方便。

2.迁移气象台站和换用不同性质的仪器需要进行对比观测,是为了保证气象记录的 ( C:) 。

A:代表性; B:准确性;

C:比较性; D:连续性。

3.无人值守气象站的作用是 ( A:) 。

A:加大观测数据的空间密度; B:加大观测数据的时间密度;

C:增加观测要素,适应不同的需求; D:提高效率,减少投入。

4.为了保证自动站运行正常,每个正点前约( B:)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数据。

A: 5 ; B:10; D: 15 ; C: 1 。

5.自动观测日照以 ( D:)为日界。

A:日落;B:北京时24时; C:北京时20时; D: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

6.《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开始执行时间是 ( D:) 。

A: 2004年8月9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4年7月1日; D:2004年10月1日

7.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观测场边缘距成排和孤立建筑物的距离应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B )。

A:10倍、10倍; B:10倍、8倍; D: 8倍、3倍; C:10倍、3倍。

8.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 ( A:)。

A:16m(东西向)×20m(南北向)B:16m(南北向)×20m(东西向)

C:16m×16m D:不受限制

9.自动气象站采样的降水量最小时间尺度是 ( D:)。

A: 1 s ; B:6 s ; C:不定;D:1 min。

10.仪器时间常数表示测量值达到最终稳定值的 ( A:) 所需要的时间。

A:63.2%; B:95.0%; C:75.8%; D:68.4%

11.云块个体都相当大,其视宽度角多数大于5°,团块、薄片或条形云组成的云群或云层,常成行、成

群或波状排列,这是什么云?( B:)

A:Ac; B:Sc; C:Cu; D:Cb

12.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个体分明,分离散处。这是什么云?( C:)

A:Ac lent; B:Sc cug;C:Sc lent; D:Ac cug

13.由积雨云、浓积云延展而成。在初生成的阶段,类似蔽光高积云。这是什么云?( D:)

A:Ci not; B:Sc cug; C:Sc lent; D:Ac cug

1

14.团块、薄片或条形云组成的云群或云层,但却具有丝缕结构、柔丝般光泽的特征,甚至还有很少的

晕,变化小,移动慢。这是什么云?( A:)

A:Ci dens; B:Sc tra; C:Ci fil; D:Cs fil

15.激光测云仪测云高,测云仪仰角为30°,电子门开放到关闭的时间间隔为1×10-5秒,则云高为

( C:) 。

A:1500; B:3000;C:750; D:1000

16.气象测报员达到连续百班或250班无错情时,台站须在其达标终止日期后的(B:)内完成初查和

上报;逾期上报者,不再验收和审批。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17.自动站数据缺测个数以(C:)中的记录为统计依据。

A:气簿-1,B:Z文件,C:A文件

18.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是障碍物高度的(A:)及以上。

A:3倍,B:5,C:8倍,D:10倍

19.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 D:)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

行。

A:各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C: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20.人工正点观测时,云、能见度、空气温度和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气压、地温、雪深等发报项

目在(A:)分观测。

A:45~60,B:50~60

21.下列()仪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不受限制。(C:)

A:湿度计,B:气压表,C:日照计,D:能见度观测仪

22.雨量器口缘安装高度是距地面(),高度安装误差范围是()。(A:)

A:70公分,±3cm,B: 70公分,±5cm,C:以仪器高度为准

23.观测规范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其中低云为五属( )类。(C:)

A:10, B:12, C:14, D:15

24.若在观测场正东方向拟建一座住宅楼,相对于地面气象观测场为成排障碍物,该障碍物到观测场边

缘距离与障碍物高度之比为10倍,则其探测环境是否符合要求。(C)

A:符合,B:不符合,C:不能确定,要看具体情况。

25.气簿中云状栏记录为“Sc tra -”,是表示()。(B:)

A:有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天空部分可辨别,可见Sc tra云状

B:下层布满Sc 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云,云状无法判定

26.相对湿度从0变到100%,毛发将伸长其本身长度的()。( B:)

A:1%, B:2.5%, C:5%, D:10%

27.浓积云进一步发展,当云顶呈现( )时,应判断为秃积雨云。(D)

A:花椰菜形明显,云体高耸, B:出现砧状, C:出现幞状,

D:顶部开始冻结,形成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

28.能见度目标物的视角以( )之间为宜,目标物高度不宜超过()。(B:)

A:0.5°~3.0°,5 ° B:0.5°~5.0°,6 °

C:0.5°~5.0°,5 ° D:1.0°~5.0°,6 °

29.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 )分钟。(B)

A:5~10, B:5~15, C:5~20

30.应记录开始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种。(D)

A:20, B:23, C:21, D:24

31.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

易碎。具有该特征的天气现象是()。(B)

A:冰粒, B:霰, C:米雪

32.上年度的错情,在省(区、市)气象局发通报之后的下一年度中被发现时,则()。(B:)

A:不再进行错情统计;

B:合并统计在下一年度的错情数中;

C:追加统计在上一年度的错情数中。

33.因气温下降至零下在导线上冻结少量的()不作为电线积冰。( A:)

A:冰, B:雾凇, C:雨凇

34.温度表酒精柱发生中断且不能恢复时,记录按()处理。( A:)

A:缺测, B:减去中断部分示值

35.在人工观测定时风时,当风速()时,记“0.0”,风向记“C”;在自记风记录中,当风速( )

时,风速照记,风向均记“C”。(C)

A: ≤0.5 m/s,≤0.3m/s

B: <0.4m/s,<0.2m/s

C: ≤0.4m/s,≤0.2m/s

D: <0.5m/s, <0.3m/s

36.雪与毛毛雨同时下降,则天气现象栏应( )。(B)

A:记雨夹雪, B:毛毛雨与雪分别记载, C:只记雪, D: 只记毛毛雨

37.压、温、湿自记仪器的自记值同实测值比较,系统误差分别超过()时,应调整笔位。(B)

A: 1.5hPA:1.0℃、10%,

B: 1.5hPA:1.0℃、较大,

C: 1.0hPA:1.0℃、10%

38.若在有降雪的同时有吹雪存在,降水量记录应做()处理。(A)

A:正常, B:记录加括号, C:作缺测

39.《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所称的(),是指用于各类气象探测的场地、仪器、设备及其

附属设施。(B)

A:观测场,B:气象探测设施,C:探空场地,D:天气雷达

40.一年中,蒸发量有几个月是小型蒸发器观测,有几个月是大型蒸发器观测,该年小型蒸发量和大型

蒸发量()作年合计。(B:)

A:分段, B:均不, C:照常

41.水银气压表的安装高度应尽量与()的高度相同。(B:)

A:观测场地面,B:气压传感器

42.当气压与相对湿度均缺测时需补测的数据有:(D)

A:相对湿度,气压表读数

B:湿球温度,气压表读数和附温

C:干球温度,气压表读数和附温

D:干、湿球温度,气压表读数和附温

43.自动气象站有如单轨业务运行后,本站气压是指()高度处的大气压力。(A:)

A:气压传感器, B:水银气压表

44.当观测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但基本可用时,该记录应做()处理。(B:)

A:加“()”, B:正常记录, C:记“-”, D:加“*”

45.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取消了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A)

A:加“()”与加“*”, B:加“>”与加“<”, C:加“-”与加“()”

46.由于虹吸过程中落入雨量计的降水也随之一起排出,因此要求虹吸雨量计的()时间应尽量快,以

减少测量误差。( C:)

A:笔位移动 B:浮子沉浮 C:虹吸排水

47.虹吸雨量计使用前进行调整检查的必须顺序是()。( A:)

A:笔位零点位置、笔位移动灵活性、虹吸管位置

B:笔位移动灵活性、虹吸管位置、笔位零点位置

C:虹吸管位置、笔位零点位置、笔位移动灵活性

48.世界气象组织把太阳直接辐射的辐照度达到( ),定为开始有日照的标准。(C)

A:100瓦/平方米, B:110瓦/平方米, C:120瓦/平方米, D:150瓦/平方米

49.某日日照时数全天缺测,若全天为阴雨天气,则日照时数日合计栏记( )。(B)

A:记“—”,B:记0.0

50.定时风速正常,风向缺测,该定时风速()定时风向风速栏的日、旬、月风速的统计,()“风

的统计”栏的统计。(B)

A:参加,参加; B:参加,不参加

C:不参加,参加; D:不参加,不参加

51.铂电阻地温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应该()。(B)

A:将其置于积雪表面上进行观测, B:照常观测,在备注栏中注明,

C:将其置于地面, D:将雪拨开观测

52.当温度为0.0℃时,自动站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应该是()。(B:)

A:80Ω, B:100Ω, C:120Ω

53.“高山戴帽,长工睡觉”意指第二天是()。(C)

A:晴天, B:阴天, C:雨天

54.当翻斗雨量传感器的计数翻斗处于水平位置时,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出接线柱,这时的阻值应该是()

状态。(A:)

A:短路, B:无穷大

55.在对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对比时,若气压、气温人工器测与自动观测数据的差值达到()时,应

分析原因。(C)

A:气压≥1.0hPa 气温≥1.0℃

B:气压≥0.5hPa 气温≥0.5℃

C:气压≥0.8hPa 气温≥1.0℃

56.安装或更换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时应在( )的情况下进行。(A)

A:切断采集器电源, B:关闭计算机, C:自动站正常运行

57.出现几种天气现象时,编报现在天气ww的一般原则是选择最大的电码。但是,作为特殊规定,电码

较小的()码还要优先选择。(D)

A:17、18、19、28、29、40

B:17、18、19、28、40

C: 16、17、18、19、27、28

D: 17、18、19、28、29

58.基本站、一般站迁站对比观测时间应为()。(D)

A:4、7、10月或7、10、1月, B:1、4、7月或4、7、10月

C:1、4、7月或10、1、4月, D:1、4、7月或7、10、1月

电码应编报()。(D) 59.天空有卷层云与卷积云,卷层云正向天空侵盖,卷积云量多于卷层云,C

H

A:9, B:8, C: 7, D:5或6

60.在各类气象电报中,Cb云码所含的云状与气簿-1中记录Cb量是( )。(B)

A:完全一致, B: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C:完全不一致

6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要天气现象合并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告时,0段中的GGgg编报()现象达到

发报标准的时间。(B)

A:第一种, B:最后一种, C:最严重的一种, D:任意一种

62.在对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温度表读数进行比较时,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结果,百叶箱和温度表

本身的()的标准化是必不可少的。(E)

A:安装位置,B:安装高度,C:通风速度,D:防辐射程度,E:暴露状况

63.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通常使用()的平均值与极端值表示。(C)

A:观测要素, B:气象要素, C:气候要素

64.我省某站的观测场ESE方向40米处两层搂(高7米),该站日照计安装在观测场南侧中心,高1.5米,

试估算该建筑对日照记录的影响。( A )

A:冬季日照偏少0.3-0.4; B: 夏季日照偏少0.3-0.4;

C:冬季日照偏少0.1-0.2; D:冬季日照偏少<0.1。

65.250班的正式名称为()。(C:)

A:全国质量优秀观测员,B:全国优秀观测员,C: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

66.冬季积雪覆盖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与雪的()有关。(B)

A:热容量大, B:导热率小, C:反射率大

67.直管地温表球部周围填有铜屑,其作用是使温度表具有( )。(C)

A:较好的密封性, B:可靠的保护性, C:必要的滞后性, D:良好的导热性

68.“鱼鳞斑,不雨也疯癫”指的是()云。(A)

A:Cc, B:Ac flo, C:Sc tra

69.某站错误地用矿泉水代替了蒸馏水,则会造成湿度(B)。

A:偏小, B:偏大, C:不影响,D:不确定

70.根据《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计划》,为了确定五大圈层相互作用的重点观测项目,根据中国各地的

下垫面特征,在全国确定了 ( C:) 个气候关键观测区,每个气候关键区分别设定了不同的重点观测目标。

A: 20; B: 8; C: 16; D:5。

71.( B:) 战略是三大战略的核心战略

A:拓展领域;B:人才强局; C:科技兴气象; D: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72.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 A:)作用。

A.基础性;

B.现实性;

C.前瞻性;

D.保障性。

73.根据全国国家气候观象台网布局,江苏有( C:)个国家气候观象台

A. 3个;

B. 18个;

C. 6个;

D. 10个

74.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实事求是、( B:) 、突出发展、抓大放小。

A.站网调整;

B.深化改革;

C.深入研究;

D.理顺关系

75.预报预测业务与气象服务需求相适应,业务布局实现 ( D:) 级布局。

A. 3;

B. 2;

C. 4;

D. 5

76.短时天气预报是指 ( D:) 的预报。

A. 1-3天;

B. 0-2小时;

C. 3-7天;

D. 3-12小时

77.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服务、 ( A: ) 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

A.公众服务;

B.政府服务;

C.专业有偿服务;

D.信息咨询服务

78.地基观测系统可分为地面常规观测系统、( D:)、地基特种观测系统、地基移动观测系统。

A. GPS水汽观测系统;

B.地基闪电观测系统;

C.地基遥感观测系统;

D.地基高空观测系统

79.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四个平台”是指 ( B:) 、气象信息共享、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科

技创新平台。

A.网络通讯;

B.气候系统观测;

C.科研技术开发;

D.专业气象

80.对于孤立障碍物,其边缘与气象观测场围栏的距离/高度倍数比应为()。(C:)

A:国家基准气候站10倍、国家基本气象站8倍、国家一般气象站8倍

B:国家基准气候站8倍、国家基本气象站8倍、国家一般气象站8倍

C:国家基准气候站10倍、国家基本气象站8倍、国家一般气象站3倍

二、无序多项选择题

(共80道,每题1.0分,共80分;字母顺序填错不扣分,多填或少填不得分也不扣分) 1.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项目是以下的( ABC:) 。

A:浅层地温; B:深层地温; C:电线积冰; D:雪压。

2.除基本观测项目以外,下列项目中,08时需要增加的人工观测项目有 ( ACD: ) 。

A:冻土; B:地面状态;C:雪深; D:雪压。

3.在( ACD:) 情况下,应测定观测场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A:新建观测场; B:增加对观测环境要求更高的观测项目时;

C:迁移观测场; D: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

4.违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

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ABCD:) A: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的;

B: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

C: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的;

D: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5.因条件限制,以下 ( ACD:) 可安装在天空条件符合要求的屋顶平台上。

A:直接辐射; B:净全辐射; C:散射辐射; D:日照。

6.观测仪器安装允许误差范围为±1cm的有 ( BC:)。

A:小型蒸发器;B:E601B型蒸发器;

C:曲管地温表(浅层地温传感器);D:水银气压表

7.以下项目中,站址迁移对比观测的项目有( ABC) 。

A:气温(包括最高、最低); B:湿度; C:风向、风速; D:地面温度。

8.目前,我国自动气象站风的平均值有 ( ACD)。

A:3s;B:1 min; C:2min; D:10min;

9.云是由以下 ( ABD)组成的。

A:小水滴; B:过冷水滴; C:TSP;D:冰晶;

10.云的观测包括( ABCD:)

A:选定云码; B:判定云状; C:估计云量; D:测定云高。

11.以下哪些特征可以帮助目测云高?( ACD:)

A::云体结构;B:云块形状; C::云块亮度和颜色;D:移动速度

12.一般情况下,云高分布是( AD:) 。

A:南方高,北方低;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高,东部低;D:夏季高,冬季低。

13.以下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完全辨明,总、低云量记10的现象有( ABC:)。

A:雪暴; B:雾; C:轻雾; D:雪

14.以下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完全辨明,总、低云量记“-”的现象有(ABCD)。

A:烟幕; B:霾; C:浮尘; D:扬沙

15.以下可以作为白天能见度目标物的是( ABD:) 。

A:远处的小山; B:古塔;C:拉索大桥灰色立柱; D:烟囱

16.以下可以作为夜间能见度目标物的是 ( B:) 。

A:霓虹灯; B:普通路灯;C:大雾航标灯;D:水银灯

17.当自记纸的读数误差达到()时,应统计观测错情。(B:C:D)

A:气压、温度、湿度达到跳跃式变化值, B:雨量≥0.3mm,

C:一天日照感光线值大于铅笔线0.2小时, D:风向>1个方位

18.在规范规定的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中,已开展观测的要素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

的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和()。(A,D)

A:地面温度, B:浅层地温, C:草温, D:雪深

19.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执行后,增加了()观测项目。(B,D,F)

A:极大风,B:地面状态,C:辐射,D:最小能见度,E:浓雾,F:草面/雪面温度

20.目前,地面气象观测的目测项目包括()。(B,D,F:)

A:固态降水,B:云,C:日照,D:能见度,E:电线积冰,F:天气现象

21.地面观测的气压室应保持()。(A,B,C,D)

A:温度少变,B:光线充足,C:既通风又无太大空气流动,D:不堆放杂物

22.以下地面气象观测的()等仪器设施与方位有关。(A,B,C,D)

A:百叶箱,B:风向,C:日照,D:太阳总辐射

23.按云的(),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C,D,E)

A:生成机理,B: 变化规律,C:外形特征,D:结构特点,E:云底高度,F:伴随天气

24.利用观测云块视宽度角来区分Ac和Sc时,()。(B,C)

A:不必考虑云块所在的天空位置,B:只考虑地平线30度以上的云块,

C:其视宽度角大于5度为Sc,小于5度时为AC:,D:只考虑地平线45度以上的云块

25.人眼的对比视感阈大小与()有关。(A,C,D)

A:观测者的视力, B:目标物与背景的亮度对比,

C:观测时光照条件,D:目标物视角的大小

26.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天气现象划分了等级或强度。(A,B)

A:雾,B:沙尘暴,C:雷暴,D:降水现象,E:浮尘

27.下列天气现象中的()不记录起止时间。(A,C,E,G,I)

A:冰针,B:吹雪,C:烟幕,D:冰粒,E:霾,F:霰,G:尘卷风,H:雾凇,I:闪电,J:浮尘,

28.当()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A,C,E,G,H)

A:沙尘暴,B:雪,C:吹雪,D:龙卷,E:雪暴,

F:尘卷风,G:浮尘,H:霾

29.天气现象中的凝结现象包括()。(A,C,E,D,G)

A:露,B:结冰,C:霜,D:雨凇,E:雾,F:冰雹,G:雾凇

30.水银气压表观测的本站气压必须经过()三步订正。(A,C,E)

A:重力,B:纬度,C:温度,D:高度,E:器差

31.下列( )内容应在纪要栏记载。(A,B,C)

A. 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作业

B. 降雹时对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的测定

C. 气象站视区内高山积雪

D. 电线积冰现象与出现时间

32.在A文件的观测数据部分中,()要素包含2个或以上的字段。(BDE)

A:气温(T), B:湿球温度(I), C:云状(C), D:降水量(R), E:风(F)

33.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时,( )要素可以用前后时次数据进行内插。(A,E,F,G)

A:气温,B:露点温度,C:风向,D:风速,

E:本站气压,F:地温,G:相对湿度,H:水气压

34.观测工作中的()等行为属于重大差错,且须分别统计发生次数和错情个数。(B,C,E,F,H,

I )

A:火烧观测场,B:伪造,C:涂改,D:时钟设置错,E:丢毁记录,

F:缺测,G:使用超检仪器, H:缺报,I:早迟测, J:损坏仪器设备,

35.目前,自动站的()传感器输出的是电阻值。(B,C)

A:风速,B:气温,C:地温,D:相对湿度

36.目前,自动站的()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压值。(B,C,E,F)

A:风速,B:气压,C:相对湿度,D:雨量,E:蒸发,F:辐射

37.无降水但因雾、露、霜等造成自动站有降水记录时应进行人工干预,按无降水处理,并修改( ) 中

的数据。(C,D)

A:A及Z文件, B:Z文件, C:A文件, D:J文件

38.测报质量考核办法规定()不发更正报。(A,C,E,G)

A:航空天气报,B:天气报,C:危险天气报,D:补充天气报

E:热带气旋加密报,F:.天气加密报,G:重要天气报

39.重要天气报中,全国统一规定的必须编发的重要天气包括()。(B,C,D,E,F)

A:降水,B:瞬间大风,C:龙卷,D:积雪,E:雨凇,F:冰雹

40.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时,航空报才可编报“00000”。(A,C,E)

A:总云量≤3/10,且无积雨云; B:总云量<3/10,且无积雨云;

C:有效水平能见度≥10千米, D:有效水平能见度>10千米,

E:平均风速≤5米/秒, F:平均风速<5米/秒

41.在危险报中,()等危险天气必须编报。(B,C,D,F,H)

A:云蔽山,B:大风,C:恶劣能见度,D:雷雨形势,

E:浮尘,F:冰雹,G:霾,H:雷暴

42.C

L 电码报“×”,是由于()或其他类似现象以致看不到属于C

L

的各属云。(A,B,E)

A:黑暗,B:沙尘暴,C:视程障碍现象,D:扬沙,E:雾

4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定义,()行为属于事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D)

A:丢失或者损坏原始气象探测资料,B:整份记录缺测,

C:漏发整份气象电报,D:伪造气象资料,E:火烧观测场

44.空气与空气、空气与地面之间主要是通过()方式进行热交换。(A,B,C,D)

A:传导,B:辐射,C:对流和湍流,D:蒸发和凝结,

45.辐射逆温在大陆上长年都可以出现,以()。(B,C)

A:夏季最强,B:夏季最弱,C:冬季最强,D:冬季最弱

46.目前,自动站的()传感器输出的是脉冲或频率计数信号。(B,D)

A:风向,B:风速,C:蒸发,D:降水

47.按照雾形成的天气条件,可将雾分为()两大类。(B,D)

A:平流雾,B:气团雾,C:冷却雾,D:锋面雾

48.影响下垫面温度的因子有()。(B,C,D)

A:下垫面的土质,B:下垫面的热属性,

C:下垫面的热量差额,D:下垫面结构形态

49.一日中凡有雪暴现象出现时,天气现象摘录为( BC )。

A. 雪暴;

B. 吹雪;

C. 雪;

D.大风。

50.回归线上白昼与黑夜时间相等的节气是()。(A,C)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1.国家气候观象台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观测项目和承担的任务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ABD:)

A.中心气候观象台;

B.目标气候观象台;

C.区域气候观象台;

D.普通气候观象台。

52.“三站四网”中的“三站”包括(ACD)

A.国家气候观象台;

B.国家基本站;

C.国家气象观测站;

D.区域气象观测站。

53.我国气象业务的发展战略有(ABCDE)

A.气象综合观测向以天基观测为主发展;

B.向地球环境拓展;

C.大力发展数值预报;.D精细化“无缝隙”预报服务; E.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54.多轨道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由天气、气候、大气成分、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以及(ACE)等轨道组

成。

A.雷电;

B.卫星探测;

C.生态与农业气象;

D.地基观测;

E.气候变化

55.我国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

市生态系统和(AC)。

A.农田生态系统;

B. 动物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植物生态系统;E:高山生态系统

56.遥感又可分为( B:)和( D:)两种。

A.直接遥感;

B. 主动遥感;

C.间接遥感;

D.被动遥感

57.现代天气业务的主要特征是(ABCD)

A.数值预报为基础;

B.精细化;

C.时间和空间上无缝隙;

D.综合应用各类气象观测资料。

58.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方针是“( B:),提高预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

A.实事求是;

B.强化观测基础;

C.加强管理;

D.深化改革

59.以下哪些不是“三站四网”中“四网”的名称。( AD:)

A.大气成分观测网;

B.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

C.区域天气观测网

D.气候资源观测网

60.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平均站间距为200千米,全国布局,选择中,坚持( ),( )原则,重点考虑了

观测台站的探测环境、气候的区域特点与代表性、观测站已有的资料序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外部门资源等问题。(AB)

A. 集约化、一站多能、一站多点;

B.地基、空基和天基结合的综合观测;

C.多圈层观测;

D.基准气候观测

61.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B,D)

A:冻土深度,B:风速,C:风向风速,D:小型蒸发,E:蒸发,F:相对湿度

62.一个标准大气压是指()时的大气压强。(B,D,F,H)

A:测站纬度,B:纬度为45°,C:测站高度,D:海平面高度,E:测站温度,

F:温度为0℃,G:气压为1015.32hpa,H:气压为1013.25hpa

63.蒸发量的大小,( AC:)。

A:当空气的湿度为定值时,空气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B:当空气的温度为定值时,水汽压越高,蒸发量越大

C: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D:与气压成正比

64.CB:cap在消散过程中可演变成( ABC:)云。

A:Cs fil B:Ns C:SC:cug D:CB:calv

65.以下关于天气现象分类不正确的是( A:B:C:D: )。

A.雨、冰粒、冰雹、雨凇是降水现象。

B.露、霜、雨凇、结冰是地面凝结现象。

C.雾、雪暴、冰针、霾是视程障碍现象。

D.雷暴、闪电、极光、飑是雷电现象。

66.冰粒降自 ( A:B:C: ) 云中。

A:As B:SC: C:Ns D:Cs

67.有雾时,云量、云状的记录方法是( A: B:D: )。

A: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

B:云量、云状完全可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C: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可见云状

D: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雾的符号和可见云状 68.以下哪些天气现象需加记起止时间( A:C: )。 A.雾、冰粒、雨凇 B.轻雾、浮尘、雪暴 C.扬沙、极光、雨 D.霰、沙尘暴、霾 69.查阅报文文件窗口由(B C D E)组成。 A:开始 B:文件路径 C:文件夹浏览器 D:文件列表 E:报文内容 70.米雪多降自(F:G) A:As B:CB: C:AC: D:SC: E:Ns F:St G:≡ 71.区别厚的Cs与薄的As,凡( )或具有其中特征之一者,则是Cs。A. 地物有影 B. 日月轮廓分明 C. 有晕 D. 有纤缕结构 E. 有丝缕结构 72.关于毛发湿度订正图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bcE:)

A:全图点子要在100个或以上;

B:订正线±10%的区域内点子达到或超过总点子数的三分之二,该图方能使用;

C:毛发湿度表数值变化1%,而换算后的相对湿度却变化了6% 或以上时,则该图不能使用;

D:在使用毛发湿度表测定湿度期间,遇有偶尔气温≥-10.0℃时只须用干湿球温度表测定湿度

73.春、秋分时,发现乔唐式日照计感光迹线成弯形,可能是( B:D:)原因造成的。

A:基座南北线未对准; B:纬度刻度未对准当地纬度;

C:基座东西向不水平; D:基座南北向不水平。

74.强风劲吹,最大阵风8级,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风向由SSW转N,同时地面尘沙吹起,气温下降,气

压上升,能见度降至800米,这时天气现象应记( B:D:)

A:飑 B:大风 C:扬沙 D:沙尘暴

75.水银气压表内管真空不良所造成的误差( A:C:)

A: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是个固定值 C: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D: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E:随气压的降低而增大

76.记录尘卷风的条件是( C:e)

A:能见度小于10千米B:直径1-2米

C:直径≥2米D:高度小于10米E:高度≥10米

77.飑的特征是:( A:B: )

A: 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

B: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也有剧烈变化,常伴有雷雨出现;

C: 突降大雨; D:能见度急剧下降。

78.湿球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周围的( A: ),湿球球部距杯沿约3厘米。湿球纱布进行溶冰

后,应在球部下2-3毫米处剪断。

A:1/4 B:1/2 C:1/3

79.自动站必须具有( A:B:D:)等几个部分组成。

A.传感器

B.采集器

C.专用电缆

D.数据处理微机

80.自动站运行中不宜修改时钟的是( A:b)。

A:有液态降水时 B:正点前后 C:升温过程中 D:大雾时段内

三、有序多项选择题

(共20道,每题1.0分,共20分;字母顺序填错或多填少填不得分也不扣分)

1.应经常检查百叶箱、风向杆、围栏是否()并保持洁白,一般()油漆一次。(C,F)

A:破损,B:歪斜,C:牢固,D:1年,E:3年,F:1~3年

2.地面气象观测场内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各仪器设施()排列成行,

()布设成列,相互间()间隔不小于4 m,()间隔不小于3 m。(D,B,E,F,E,F)

A:东面,B:南面,C:西面,D:北面,E:东西,F:南北

3.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低云

量记( ),云状栏记( )。 (B,D,E)

A:10,B:-,C:0,D:该现象符号,E:可见的云量

4.当风向、风速自记某时正点前二十分钟至正点后十分钟内的自记记录均缺测时,该时()按缺测处

理;若缺测一项,则当()缺测时,()亦按缺测处理;当()缺测时,()照记,()记“一”。

(A,B,B,A,A,B,A)

A:风向,B:风速

5.双翻斗雨量传感器在降水量≤10mm时的准确度标准是(),在降水量>10mm时的准确度标准是()。

(C,F)

A:0.2mm,B:0.3mm,C:0.4mm,D:2%,E:3%,F:4%

6.一年内,若几个月是()观测,另外几个月是()观测,在统计年平均值时,()观测02

时记录凡用自记记录、08时记录代替或用计算求得的项目,均与()观测记录合并统计;本站气压、云量、风向风速及15、20、40cm地温的()观测记录的月平均值、频率值也与()观测记录的月平均值、频率值合并统计。(A B A B A B )

A:三次, B:四次

7.气象业务体制改革后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分别

对应执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国家()的标准。(C,B,D)

A:国家一般气象站,B:国家基本气象站,C:基准气候站D:自动气象站

8.单翻斗雨量传感器有()翻斗,双翻斗雨量传感器有()翻斗。(A,C)

A:一个,B:两个,C:三个

9.纯()的量按无降水处理。其中,()的量必须量取,供计算蒸发量用。(A,C,D,F,G,I,I)

A:纯雾,B:霰,C:雾凇,D:露,E:冰雹,F:冰针,

G:霜,H:米雪,I:吹雪,J:雪暴,K:冰粒,

10.若一日中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面温度的自动观测记录有部分缺测时,则从实有的

()记录和()的定时观测记录中挑选日极值,当()极值和()极值相同时,相应出现时间以()记录为准。(A,B,A,B,A)

A:自动观测,B:人工补测

11.由于建站或撤站等原因,致使一年中各项目的记录均不足()时,该年不编制年报表;有()

但不足()记录时,仍应编制年报表,但不做年统计。(D,C,B)

A:整年,B:一年,C:半年或以上,D:半年

12.自动站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地温、辐射要素的采集时间为每()一次,每分钟采集()样

本,从中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其余的 ( ) 样本做算数平均。(B,E,G)

A:1秒钟,B:10秒钟,C:1分钟,D:1个,E:6个,F:60个,G:4个

13.达到地面连续百班无错情者,由()组织验收,由()审批;达连续250班无错情者,由()组

织验收,由()审批。(C,B,B,A)

A:中国气象局,B: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C:地区(市、州、盟)气象局

14.自动站观测要素的P、T、U、W、R分钟数据分别对应人工观测的()记录。(A,E,D,B,C)

A:气压自记,B:风向风速自记,C:降水自记,D:相对湿度自记,E:气温自记

15.天气报中的“现在天气现象”是指()和(或)( )出现的天气现象;“过去天气现象”是指( )出

现的天气现象。(A,B,F)

A:观测时,B:观测前一小时内,C:观测前一小时内或过去一小时内,

D:过去六小时内,E:过去三小时内,F:过去六小时内或过去三小时内

16.重要天气报告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危险报、航空报或地面天气报重叠时,应();与加密气象观测报

重叠时,应先发()。(A,B)

A:先发危险报、天气报、航空报,B:先发重要天气报,C:先发加密气象观测报

17.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第()以人工观测记录为正式观测记录,

()后以自动观测记录为正式观测记录。(B,A,A)

A:一年,B:二年,C:三年

18.在对流层中,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气温下降()。(C,A)

A:0.65℃,B:0.5℃,C:100m,D: 1.0℃

19.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温度零度,它都时刻不停地以()的形式传递能量,这种

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B,C)

A:长波和短波,B:电磁波,C:辐射,D:传导

20.人工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基本站、一般站凡有( ) 的,应用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无( ) 的,

应在一小时或以内(以02、08、14、20时00分为准)( );既无( ) (或( ) 也缺测)又未( ) 时,该定时记录按缺测处理,有关栏记“—”。(A,A,B,A,A,B)

A:自记仪器,B:进行补测。

四、判断题

(共72道题,每题0.5分,共36分,答对一题得0.5分,答错一题扣0.5分,不答不得分)

1.地面气象观测观测方式分为人工目测、人工器测和自动观测三种方式。X

2.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灾害性天气调查记录是额外任务。

X

3.气象观测中,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X

4.气象台站每日19时正点与电台对时,误差大于30秒时,应立即校准。X

5.《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设有气象台站的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并接受同

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6.观测场内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南北间隔不小于4 m,东西间隔不小于3

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 m。 X

7.为了了解站址迁移前后观测资料序列的差异,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

以上,迁站时才须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X

8.站址迁移对比观测的时间为1、4、7或7、10、1月三个月。 X

9.站址迁移,每天必须进行02、08、14、20时四个时次的对比观测。 X

10.观测值班室是安放室内观测仪器的场所和值班观测员的工作室。√

11.我国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传感器的准确度要求为:当相对湿度≤80%是4%,当相对湿度>80%是

8%。√

12.仪器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13.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至少进行3个月的平行观测。√

14.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X

15.云的观测中,云高数值前加记云状,云状只记十个云属。X

16.实测云高在数值右侧加记“S”。X

17.用气球测定云高时,气球入云时间是指气球消失的时间。X

18.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0.05倍时

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19.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20.审定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时,只要障碍物到观测场边缘距离与障碍物高度之比符合规定的

倍数,就可以确定为符合探测环境规定。(X)

21.《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于2006年7月28日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执行。(√)

22.自动雨量站不宜选择在斜坡或建筑物顶部,应尽量选在避风地方。(X)

23.除辐射外,日极值出现时间恰为24时,既可记录为24时00分,也可记录为00时00分。(√)

24.为了避免观测时践踏土壤,应在地温表北面顺东西向设置一观测用的栅条式木制或钢筋制踏板。(X)

25.在观测中发现地面温度表损坏时,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记录代替。(√)

26.气温在-39.0℃以下,接近水银凝固点时,改用酒精温度表观测气温。(X)

27.有强烈降水时,应随时注意从蒸发器内取出一定的水量,也可采用加盖方法, (√)

28.在气候月报中,除必须编报的0段和1段外,当某段内的大部分项目都没有资料时,该整段省略不

报。(X)

29.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时,全部都可以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分钟数据代替。(X)

30.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必须加记视程障碍现象。(X)

31.太阳可照时数是指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X)

32.直管地温表的木棒上几处缠有绒圈,其作用是减小直管地温表放入套管时震动,以免损坏直管温度

表。 (X)

33.水银气压表的内管有粗有细,但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银柱高度一样。(X)

34.对于已经实现自动化观测的项目,工作基数表中观测和操作栏中的相应项目不再统计人工观测和记

录输入工作基数。(X)

35.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大风记录可以相互代替。(X)

36.自动观测的正点记录就是每小时00分的分钟数据。(√)

37.在气候月报中,当某组内一项或几项要素缺测时,该(几)项要素位置编报为“×”;如果某组内所

有要素都缺测或没有资料(含五缺测日数、年数)时,该组省略不报。(√)

38.自动观测的<实时数据文件>是指ZZ.TXT文件,简称ZZ文件;该数据文件只有1个,以刷新方式存

储当前分钟自动观测数据。(√)

39.自动站的A文件是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数据文件,既有自动观测记录,又有目测和人工观测记录,

还包括观测附加信息。(√)

40.人工观测系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地面温度要素的极值是从人工观测用表、极端温度表、或自

记仪器上混合挑取的,同一要素的极端值记录可能来自两个仪器。(√)

41.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雨量筒里积累的深

度。(X)

42.自动观测项目的日极值从当日各瞬时值中挑取;日极值出现二次或以上时,出现时间任挑一个。(√)

43.大风、龙卷、冰雹采用不定时发报,即观测到这些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就必须在10分钟内编发出

重要天气报。(X)

44.危险天气一经达到标准,要抓紧在五分钟内发出危险报。(X)

45.在A文件或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中,海平面气压只有编发02、08、14、20时四次天气报且报文中编

有海平面气压的气象站才录入或抄录。 (√)

46.目前,自动站辐射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为温差发电法。(√)

47.自动站投入单轨运行后,气候月报中的各项资料均24次观测记录为准。(X)

48.平流逆温是指冷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发生接触冷却作用,愈近地表的空气降温愈多;而

上层空气受冷地表面的影响小,降温较少产生的逆温现象。(X)

49.错发电报挂号、地点、区站号,并在规定时限内未补发更正报,属缺报。(√)

50.当 Cb云布满全天时,其下有 Aclent或 Accug时,则低云量“10-”。(X)

51.天边有微量云,云类、云属均无法判明的,则按无云处理。(√)

52.自动观测的本站气压缺测时,应将人工观测的水银气压表高度处的气压订正到自动站气压传感器的

高度上来,代替自动观测的本站气压记录。(√)

53.一般说,云的凝结高度是随拔海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发展中的云比消散中的云低。(X )

54.观测能见度可在台站任一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地点进行。(X)

55.雾凇、雨凇在自然状况下开始融化的时间可记为终止时间。(X )

56.飑出现时必须配合记录大风现象。(X)

57.人工站由于湿球溶冰不当而进行补测的,补测的干、湿球温度值都作为正式观测记录对待。(X )

58.地面3支温度表须水平地安放在地温场中央偏东的地面,按0cm、最高、最低的顺序自北向南排列。

(X)

59.为使天气现象栏的记录与降水量的记录配合一致,20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如无降水,而在其后

至20时正点之间有降水,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

60.因降水或其它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并在备注栏注明。(X)

61.测站或视区内出现龙卷,应该编报911dD:915fxfx。(X )

62.自动观测的降水记录缺测一个小时,可以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取。(X)

63.自动观测每分钟降水量缺测时,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按缺测处理。(X)

64.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的新建、撤销、迁移和任务调整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批。(F)

65.天基气象观测是以气球、飞机和火箭作为携带传感器的平台,以对流层、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的物理、

化学特性为观测对象,采用遥感遥测技术的综合观测系统。(F)

66.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

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T)

67.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T)

68.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

齐备的中国气象事业框架,2010年中国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F)

69.气象观测是指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

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T) 70.气象观测的总体发展方向是:遥感、遥测、连续、自动化,在提高各种观测准确性的基础上,逐步

形成高时空分辨率的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对气候系统信息的连续、全方位和高精度观测,并向以天基观测为主,天基、空基、地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T)

71.大气边界层是从地面到50至1千米高度的气层,是自由运动的大气和固定不动的下垫面之间的过渡

层,集中体现着大气与下垫面(地—气、海—气)之间的相互作用。(F)

72.地基气象观测技术保障,按照分级组织实施技术保障的要求,技术保障体系由国家、省、市(地区)

三级级技术保障中心和台站维护组成。(F)

搜索更多关于: 河北气象测报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的文档
河北气象测报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pfq054id69s4tl8lgrm6o2vt5lzqa00cr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