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
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著名城市万隆及首都雅加达 宗教:佛教很多,仰光大金塔、吴哥窟是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
(2)主要农产和矿产
P27:2-2-10
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
稻米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
矿产: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3)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新-马-泰)
(4)克拉地峡—克拉运河 P28:2-2-14
新加坡
(1)城市岛国
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2)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利用风光优美(花园城市)、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3)工业布局
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印度尼西亚
(1) 位置和组成:千岛之国,分布在赤道两侧
(2) 地形:山岭众多,地表崎岖,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火山之国)—农业 (3) 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4) 农业:热带经济作物
(5) 人口:2亿多,主要集中在爪哇岛 (6) 城市:雅加达 是东南亚最大城市
万隆:爪哇岛西部火山群岛环抱的的高原边缘,气候凉爽,为疗养、旅游的胜地。
1955年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灾害:火山、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
南亚 自然地理
一、位置:
经纬:大部分位于10°N~30°N;60°E~90°E 海陆: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 板块:北部(亚欧、印度洋板块) P29:2-2-15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二、组成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大陆岛)、马尔代夫(珊瑚岛) 三、地形: P30:2-2-16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地形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低矮-可做为耕地使用)
德干高原西部:西高止山脉 东部:东高止山脉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德干高原:西高东低 四、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家拉国-孟家拉湾 五、气候 P30:2-2-17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夏湿(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干(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 (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河流注入、地形低洼)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世界雨极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塔尔沙漠的成因) 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六、灾害:水旱、飓风
人文地理
宗教: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人种:白色人种
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劳动力充足;白人为主;印度语、英语;印度教
2、农业 P31:2-2-19
有利区位: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恒河、印度河,灌溉水源充足;平原、三角洲、低矮的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耕地面积广;劳动力充足
面临问题:水旱灾害多发;粮食需求量大;生产效率低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孟买为中心→(棉纺工业)
黄麻:恒河三角洲 加尔各答为中心→(麻纺工业)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4、工业 P31:2-2-20
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印度东北部(德干高原东北部) 主要有煤、铁、锰等--重工业
南部以班加罗尔(高技术工业)
孟买为中心→(棉纺工业) 加尔各答为中心→(麻纺工业)
5、城市 新德里:首都
阿格拉(东南部)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一城二港三麻 孟买:二城一港三棉
6、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和印度): 领土、水源、宗教、大国插手
中亚
自然地理
一、位置
经纬位置:
半球位置:北、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内部→地势相对平坦,火山地震少
交通位置: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今):古丝绸之路,今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
国北疆线相接。
二、组成:5个斯坦 P33:2-2-21 三、地形
P34:2-2-23
P33:2-2-22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 地势: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流向) 四、气候→植被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五、河流与湖泊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咸海 乌拉尔河、伏尔加河→里海)
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世界最大的内流湖 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西盐度差异)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大;落差上游大、下游小;冬季有冰期;汛期在夏季;径流季节变化大;冰川
补给为主
六、资源
煤、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里海沿岸(中哈输油管道) P35:2-2-25 七、环境、灾害问题
干旱、土地盐碱化、沙尘暴(白风暴)、咸海面积萎缩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