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各种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
2BaCO3。现有足量的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c(SO4 )
-
2达到0.0l mol·L-1以上,则溶液中c(CO3 )应≥ mol·L-1。
-
Ⅱ.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甲醇、乙醇、二甲醚(CH3OCH3)等都
是新型燃料。
⑴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H=a kJ·mol1
-
在一定压强下,测得上述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CO2转化率/% n(H2)/n(CO2) 1.5 2.0 3.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①上述反应的a 0(填“大于”或“小于”)。
n(H2)
②在一定温度下,提高氢碳(即 )比,平衡常数K值 (填“增大”、“减小”、
n(CO2)或“不变”),对生成乙醇 (填“有利”或“不利”)。
⑵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H2,同样可制得乙醇(可逆反应)。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CO和H2制备乙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3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反应产生的热量为Q kJ,若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CO、1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反应产生的热量为w kJ,则w的范围为 。
⑶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的优良性能。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与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相类似。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8.(14分)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入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 mol/LNaOH溶液中得到
漂白液。某同学想在实验室探究Cl2性质并模拟制备漂白液,下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
本卷第9页(共21页)
温度/K 500 45 60 83 600 33 43 62 700 20 28 37 800 12 15 22
知KMnO4与盐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Cl2。
⑴配制4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 mol/LNaOH溶液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 。 ⑵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⑶装置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请简述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HCl气体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和文字说明) 。 ⑸实验时装置D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褪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纸条全部褪色。该同学认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能是试管下部Cl2的浓度大于试管上部Cl2的浓度所导致的。请判断该解释是否合理,并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如需改进,请简述设计方案 (若认为合理。则此问可不作答)。
⑹氯元素含量为10%的漂白液355 g,其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 mol。
29.(10分)下图是果蝇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图Ⅱ的细胞叫 ,每个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核中有 个DNA分子。 (2)若图Ⅳ是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则该图表示的过程应该在.....
方框 (填①或②)的位置。
(3)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上图
中的a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与该红眼雌
本卷第10页(共21页)
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为 。
30.(6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③ ; D 。
(2)在体内刺激如 和外界环境刺激如 的作用下,C过程会增
强,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
31.(9分)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宜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 (mg CO2/l00 cm 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 (mg C02/100cm叶·小时).
(4) 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 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2
2
本卷第11页(共21页)
① 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 。 ②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
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 。 32.( 14分)据科研人员研究,某种植物的理想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
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除根据上述药物成分的合成途径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外,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还
有 。
(2)该种植物的药物成分一般储存于 结构中。
(3)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
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l,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比值为9:3:4。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M(m)与N(n)的遗传遵循 规律。两种亲本植物的基因型分别是 ,将F2中只能合成药物l的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后代出现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合子的比例是 。
(4)用上述方法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种植株,费时较长,请写出用上述F1在较短时
间内培育该种植株的过程。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1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该时刻起经过0.2s,Q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B.从该时刻起经过1s,Q质点通过的路程是0.5m C.P质点从该时刻起第一次到达正的最大位移处所用的
本卷第12页(共2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