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章 本构方程 ppt.Convertor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50: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hapter 4 Constitutive Equations 本构方程 4-1. Introduction 引言

应力分析:从静力学的角度得到力的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 应变分析:从几何学的角度研究变形几何方程和边界条件。 本构关系:研究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4-2. Experiments 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变应变曲线 1、低碳钢拉伸试验曲线: 线弹性阶段:OA 弹性阶段:AB

B点应力:弹性极限 屈服阶段:CD

C点应力:上屈服极限 D点应力:下屈服极限 塑性流动阶段:DH

强化阶段:H点以后 缩径阶段:b点以后 2.无明显屈服阶段材料 应力—应变曲线:

屈服极限规定用产生0.2%塑性

应变所对应的应力来表示。记为ζ0.2

3.包辛格(J.Bauschinger)效应(反向屈服效应): 具有强化性质的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屈服极限在一个方向上提高而在相反方向降低的效应。一般认为这是由多晶材料晶界间残余应力引起的。 通常 且

若 称为理想包辛格效应。

4.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讨论:

ζ=P/A0 A0:试件初始截面积,ζ为名义应力 ζT=P/A A:试件变形后截面积 ζT为真实应力 σT>σ

利用体积不可压缩假设: 则

作图: 故有

***对简单拉伸,考虑泊松效应 若纵向应变 ,则侧向应变为:

截面积 体积 体积变化

4-3.变形能函数

物体受力变形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个热力学过程。

(1)等温过程: 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各点的温度与周围介质的 温度保持平衡。

(2)绝热过程: 物体在变形过程中不产生温度的变换。即:物 体温度没有升降,热量无损失或增加。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在变形过程中总能量的变化: δK +δU =δA +δQ

其中: δK 为动能的变化, K 为物体的动能

δU 为变形能的变化,U 为物体的变形能

δA 为外力功的变化,A 为变形过程中外力做的功

δQ 为热量的变化,Q 为物体变形吸收(或散发)的热量 设物体的体积为V,变形位移ui,受外力Fi作用 则物体的动能变化

式中 为速度分量, 为加速度分量 注意到 故有

外力功的变化:

式中Fi为体力,Ti为面力,S为物体的表面积 利用应力边界条件

和高斯积分公式 的展开式:

则面力功的变化: 注1:

则面力功的变化: **注2:取 便有 即有

则面力功的变化: ***注3:考察

故有

其中, 为应变分量,表示物体的纯变形部分,

为物体的刚性位移部分,称为转动张量 应力在刚体位移上不做功。 为一二阶对称张量 为一二阶反对称张量

则面力功的变化: 从而有

物体变形能的变化 注意到

又注意到物体运动微分方程为:

平衡状态下,有平衡微分方程: 从而有

若变形过程是绝热的,即 则有 在平衡状态下,

结论:在平衡状态下,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中应变能的变化。 或者说,外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物体的应变能。 记变形能的变化 则

为单位体积应变能的变化。 记U0为应变分量的函数,即: 显然有 其全微分为

U0表示由于变形而贮存在物体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称为应变能 密度函数。

定义:应变能的变化 应变余能的变化 *** 有

则对于应变能密度函数 U0, 展开式为:

类似地,对于应变余能密度函数U0* , 展开式为: 有

4-4.广义Hooke定律

在小变形情况下,忽略应变分量的高阶值,同时利用零初应力状态假定,得到最一般形式下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式: 1、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般表示: 展开式:

简记为: 或 写成矩阵形式: 简记为:

一般情况下,系数Cij不是常数,除依赖温度外,还依赖于在物体中所处的位置。通常Cij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对于均匀的物体,各点的Cij相同。 注意到: 则有:

即[C]为对称矩阵,只有21个独立的弹性系数。 即:一般的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有21个弹性系数。 2、各向异性体弹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根据前面的讨论,应变能密度函数U0 满足: 考察:

类似地可得到

3、各向同性体材料的广义Hooke定律

各向同性体材料的应力主轴和应变主轴重合。 证明:1°以三个应变主轴方向为轴建立坐标系。

则对应于三个主轴方向的切应变为零: 于是对应于主应变状态的各应力分量为: 1′ 3′ 2′ o

2°建立新坐标系。不妨把坐标系1、2、3 绕 2 轴旋转180 °得到 坐标系1′、2 ′、3 ′。 坐标系间的方向余弦关系为:

在新坐标系1′、2 ′、3 ′下,对于各向同性体,弹性常数不随 方向而改变,则对应于新坐标系下的各应力分量同样有: 应变状态的坐标变换 显然有:

考察应力状态的坐标变换

同时 对 的影响和 对 的影响应该没有区别: 对于各向同性体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弹性性质相同,显然主应变 对 的影响与主应变 对 的影响和主应变 对 的影响都是相同的,即有 即有: 同理有

于是知:应变主轴坐标系所对应的应力状态是主应力状态,即 应变主轴也是应力主轴,或者说:应变主轴和应力主轴重合。 从而有:

〈ii〉各向同性体材料只存在两个独立的弹性常数 已知在主轴坐标系下, 类似地 不妨记 则有

引入 Lame 常数 体积应变 则有

引入非主轴坐标系 Oxyz,与主轴坐标系 间的方向余弦关系记为:

在 Oxyz 系下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分别为 不妨考察 以及

利用主轴坐标系下的结论 有

于是得到各向同性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即广义 Hooke定律为 简记为

根据由拉梅系数表示的广义虎克定律:

可以解出应变以应力分量表示的形式,即得到以工程弹性常数 表示的广义Hooke定律为: <1> 工程弹性常数:E,G, E:(拉压)弹性模量,杨氏(Young’s)模量

搜索更多关于: 第四章 本构方程 ppt.Convertor 的文档
第四章 本构方程 ppt.Convertor.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q37f1ezat9bpag88o3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