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英汉语言对比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8:22: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英汉语言对比

一、关于比较和对比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吕叔湘 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 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 ——Engels

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通常是通过compare 和contrast两种途径。 *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形式的影响 1. 主体性思维 & 客体性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基本规律,主张“天人合一”,做事往往从主体自身出发。这种自我体验反思,以情为主导,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识;西方英语民族由于受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我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因而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分开。因此,西方注重科学的思维模式,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强调客观性。

思维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文化的差异,这一思维差异使得汉英具有不同的句子结构:汉语倾向于从自我出发叙述客观事物,具有主观性;而英语的句子则常以物体、抽象概念、抽象名词做主语,具有客观性。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做主语,强调主题,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做主语,强调主语,即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例如“Misfortune accompanied me.”,

汉语则表达为“我经历了重重不幸”。

汉语常常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主客一体,因此常以有生命的名词充当主语,句子的语态不是很明显,被动语态使用就不是很多。而英语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因为英美人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英文多用无生命名词作主语,主动和被动语态使用分明,且被动语态使用比较多。 ? 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stray. 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 His bonhomie often brought him many friends. 他为人和善,朋友很多。 ?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主意。 An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 him.

? The program was designed by ourselves.(被动) 这个程序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主动)

? When the whale is killed, the blubber(鲸脂) is stripped off and boiled down, either on board ship or on shore.

鲸鱼杀死之后,把鲸脂剥下来熬油,这项工作有的在船上进行,有的是在岸上进行的。

? Great sums of money have been spent, for example in the deserts of Egypt, in “prospecting” for oil.

在石油勘探方面,已经花了大笔的钱,比如在埃及的沙漠里进行的勘探工作就是如此。

? 近年来热情的读者纷纷致函各地方报纸,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提出了种种建议。

In recent years local newspapers have been sprinkled with passionate letters advising various suggestions o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 It has long been maintained that it was only during his Harvard graduate years that Eliot developed his interest in primitive cultures.

人们长期以来坚持认为,艾略特对原始文化的兴趣是他在哈佛读研究生的岁月里培养起来的。

2. 直线型思维 & 曲线思维(螺旋型思维)

英语是典型的“直线型”思维,而汉语则是典型的“螺旋型”思维。因此,英语里习惯于直切主题,先交代要点,不拐弯抹角。而汉语则不同,中国人习惯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常常要在点题之前作充分准备,最后才把重点讲出来。

英语语言习惯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然后再把其他信息添加上去,即先是主语和谓语,然后借助于连词、介词、副词等安排状语、补语和从句等,就是说,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主谓),次要的信息则递相叠加。因此,英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小尾大。

汉语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说出话语的主要信息(主题和述题)。因此,汉语句式结构多为句尾重心(语义焦点),头大尾小。

对比下列句子:

?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我原本打算在今年1月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失望。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英汉语语序(英汉时序原则不同):“我原本打算在今年1月访问中国”在先,“不得不推迟”在后)

? 上星期五,我们在那家新餐馆尽情地吃了一顿。 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new restaurant last Friday.

英汉语语序(英汉多项状语共现的常规语序/和变异语序需要对比学习): 英语是“V+方式+地点+时间”(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new restaurant +last Friday),汉语是“V+时间+地点+方式”。 (上星期五+在那家新餐馆+尽情地) ?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公认v.)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同时注意语态的转换)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 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 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震动,痉挛).

他发着高烧且痉挛不止,情况很严重。

?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hands the destiny(命运n.)of their country.

只要他们敢于奋起反抗,敢于拿起武器,将国家的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弱小国家的人民必定可以打败强国的入侵。

3. 抽象思维 vs 具体思维

西方人受西方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 较注重抽象思维,他们擅长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抽象表达方式在英语中相当普遍。相对而言, 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爱用形象与比喻法,即使涉及到逻辑推理问题也偏爱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中国人则偏好形象思维。

英语中名词使用频率比较高,语言呈现静态趋势。英语中的大量抽象名词往往很难找到相应的汉语表达方式,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巨大困难。比较下面句子:

? So we drove along between the green of the park and the stony lifeless elegance of hotels and apartment buildings…

车子朝前行驶着,路两旁一边是青翠的公园,一边是死板乏味的豪华旅馆和公寓大楼…

这里的green, elegance 都是抽象名词,在翻译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其对应的汉语翻译词语。

? 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to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

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 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

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适当使用转性译法和具体译法。

? 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人临渴掘井。

此例中的抽象名词wisdom, folly汉译时都转换成具有共同概念的一类人。

搜索更多关于: 英汉语言对比 的文档
英汉语言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qb5s43e2u9d31r9oe8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