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附15套名校中考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word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 1:07: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CaO + H2O == Ca(OH)2 ……………………………………………………1分 (2)食盐(NaCl) 稀盐酸(HCl) ……………………………………………………2分 (3)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分 (4)CaO、CaCO3 ……………………………………………………1分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共5分)

(1)过滤 ……………………………………………………1分

bhi(缺一、答错不给分;多答d给分) ………………………………1分 引流 ……………………………………………………1分 (2)acd(缺一、答错不给分) …………………………………………1分 (3)盐田中有NaCl固体析出 ……………………………………………………1分 32.(共6分)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液封) ………………………………1分 (2)关闭止水夹,打开活塞(止水夹、活塞不写给分),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a......b.

液 ……………………………………………………1分 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 ………………………………1分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1分 (3)水 ……………………………………………………1分

(4)打开止水夹(关闭活塞b和止水夹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a..........

在液面下,继续加水,此时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高于锥形瓶内液面,放置一段时间,液面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建议同时答出取样、操作、现象和结论;结论必须为气密性良.......好) ……………………1分

33.(8分)

【查阅资料】(3)① 2Al + 6HCl == 2AlCl3 + 3H2↑ ……………………1分 ②2H2O ……………………………………………………1分 【猜想与验证】(1)①白色固体颗粒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答潮解给分) ………1分 ②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答放热给分) ……………………………1分 (2)②氢氧化钠溶液 …………………………………………1分 ③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声音很小(或有噗的一声) ……………………………………………………1分

【应用】放出大量热,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有水蒸气冒出、听到水沸腾的声音等温度明显升高的现.....

象都给分),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1分 ......

【反思】②注意防止液体喷出,防止管道通和皮肤接触,防止烫伤,不要有明火等(基于本实验中信

息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1分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解:设需要电解的氯化镁质量为 MgCl2 === Mg + Cl2↑

电解

95 24

120 t ……………………………………1分

95x ……………………………………1分 ?24120t120t =?95= 475 t ……………………………………1分

24

答:需要电解的氯化镁质量为475 t。

35.(3分)解:设久置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质量为,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106 100 80 2 g y

106x? = 212 g ……………………………………1分 1002g1002g? y = 16 g ……………………………………1分 80y

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 溶质质量分数=

氢氧化钠质量原有氢氧化钠质量?生成氢氧化钠质量?100%=?100%

溶液质量溶液质量 =

12g?2.12g?1.6g?100%=1148%……………………………………1分

12g?65g?25g?2g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48%。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Na:23 Ba:137 Cl:35.5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1 答案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一我会选择(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3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2、 一些食品常用袋装生石灰做干燥剂.生石灰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测定校内生活污水的酸碱性可用 ( ) A、PH试纸 B、酚酞试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4、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 棉花 B. 羊毛 C. 涤纶 D. 蚕丝

5、居里夫人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杰出女性,在1906年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测出镭的质子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镭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88 B. 138 C. 80 D. 314

6、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白醋 B. 蒸馏水 C. 苏打水 D. 消毒酒精

7、下列叙述科学根据不足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以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来解释 B、吸烟可以预防“非典”,增强对SARS病毒的抵抗力 C、水果“脐橙”味美可口享誉华夏,其橙汁的pH小于7 D、蚂蚁叮咬时分泌蚁酸,可涂氨水等碱性物质减轻痛痒 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9、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0、根据微粒结构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示三个原子 B、③为金属元素 C、②与③为同种元素 D、①②是阳离子

11、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 ) A、KNO3 B、K2CO3 C、KCl D、KOH

12、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散发出大量石棉,人吸收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 Siy O22(OH)2,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为 ( ) A.5、8 B.8、3 C.3、8 D.8、5

13、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每4g氢气跟3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4g水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8 1 Z 2 42 Q 5 3 反应前质量/g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X与Z是生成物 C. 该反应后X待测值为4 D. 该反应后生成42g Z物质

15、.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因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馆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16、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元素种类 D.各物质的总质量 17、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西红柿B.鸡蛋、牛肉C.米饭、大馍D.苹果、梨子 18、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所用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R的化学式为 ( )

A. B. C. D.

19、 取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 )

A. 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氧

【附15套名校中考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word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qd7g62dom3sk4u09qt56trx0171wu00ew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