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魅力之读后感
——育己和育人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作为教师,首先我们应当真诚,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有义务让自己独具魅力,所以在育人之前先要不断育己。
一、提升形象魅力。教师形象魅力是教师的整个仪表对学生产生出的影响力,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衣着,容貌修饰,举手投足间的风度等。
二、提升情感魅力。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疾苦,宽容、谅解学生的过失,平易近人。据调查,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老师,“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一项就高达58.6%。
三、提升学识魅力。我们要做一个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讲授知识得法的教师,让学生被我们的学识魅力所折服。大量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不喜欢古板、单调的教师,二是喜欢那些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这样教师才能像磁铁一样吧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正像《学记》中所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四、提升才干魅力。最为教师,我们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有感召力,有清晰的语言表达力等。
五、提升品格魅力。包括我们的信仰,追求,德行,人格,作风等等。 教师的自我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人格、学识、举止风度、音容笑貌综合统一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完善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归根结底还是内在美在起作用。自我完善的基础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一定要经历时间的历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独特的魅力,才值得品味。
《心里的对话》一书中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需要你的包容和打磨,而不是苛求或放弃。最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么雕琢,才能让这一块块璞玉熠熠生辉呢?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人师表,严格要求。最为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
中,不仅要有动之以情的师表形象,还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自己课前一定要提早进入教师。要求学生作业认真,自己的板书就一定要工整大方。要求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自己就一定要充满激情,精神饱满,语言亲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尔基说过,伟大的力量来源于伟大的目的。我们要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心怀远大的理想,要知道现在的学习与理想的达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才会产生强烈而且持久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应注重德育渗透。教育不仅是育知,更是育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如在教授动物一课时,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设计游戏来落实新句型的教学,使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再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
正像于漪老师说的,教书育人是“田野性”的工作,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在现场,用心,用情,用力,用智,乃至用血汗和生命,去培土,去育苗,去抗拒风雨雷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内心的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进取的热情,会在不断的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中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这是一个张扬教育魅力的过程,也是修养和锻炼教育魅力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