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 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编号: 审核人: 日 期: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教 师 评 价: 小组评价: 好 ( ) 良( ) 加油( ) 课题:黄生借书说
【学习目标】:⒈理解单项式乘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2.体会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阐明事理的写法。
3.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学习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是虚词的含义。 2、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阐明事理的写法。
学习的难点:1、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阐明事理的写法。 2.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学法指导】朗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
自学案
说1.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知县。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诗集《小仓山房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 2.背景资料
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一、初读文章 1.读通课文,
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适当补充。 强( )假 惴( )惴 庋( )藏 俟( ) 素蟫( ) 卷( )轴 ......补充:
2.诵读课文,注意句间停顿,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处。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姑俟异日观云尔。
(3)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二、疏通文意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读书为然: ..
2.无论: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4.若业: ..... 5.为吾所有: 6.姑俟异日: ...7.庋藏焉 8.汗牛塞屋 ..
9.家贫难致: 10.所览 辄省记: ...11.归而形诸梦: 12.可惜: ..13.惟予之公书: 14.若不相类: ..
15.然则予固不幸 16.读书也必专: .17.生固不幸 18.摩玩之不已 ...
(二)借助课下注释,联系前后文,翻译下列句子。 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7.故有所览辄省记。
8.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0.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方法链接.翻译文言文,一般采用直译法,抓住关键词语,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词、多义实词等直接对译,将原文字句落到实处。
2.如果遇到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及固定句式,要把 这些特殊句式变成一般句式,再进行直译。 ③ 自主 合作 第1页 交流 展示
探究案
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接着又运用什么方法证明了自己的观 点?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有什么用意?
3.怎样理解“归书也必速”这句话。
4.课文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拓展迁移 1.请说说文中的哪些话给了你启示,并简要阐明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谈一谈。 3.积累跟读书有关的名言或事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而读书, 晋代车胤囊萤、 孙康映雪而读书, 匡衡凿壁偷光而读书。
检测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授以书而告之. (2)庋藏焉 ....
(3)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4)故有所览辄省记 .(5)其切如是 (6)通籍后 .(7)使与书俱 (8)汗牛塞屋.... .(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二、 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 观云尔。”______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选做题
1、《黄生借书说》选自 ,作者是 (朝代) 的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 。
2、说”是古代的一种 的文体,课题的“说”是 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 ”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 ,(2 ;(3) 。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 ,因而就会抓紧时间去读。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 ;反面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 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 8、引文中作者把自己少年时读书的遭遇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 。”“ 。”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自主 合作 第2页 交流 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