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科目,一定要充分抓住他的学科特点。
总的来说,大家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专业课要拼命复习,充分发挥它容易得高分的特点,专业课必须是重中之重啊。同时大家要利用好资源,多和学长学姐接触交流,少走弯路,有不懂的及时解决。
专业书目通览几遍,摸清重难点分布
暑期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分水岭,给自己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尤其是专业课。由于考研专业课的分值较大,其成为了考研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提早锻炼专业素养,开拓专业领域的知识面。
通过第一遍的通览摸清重难点考点的分布,第二遍看书要抓重点,将重点问题整理成笔记。形成提纲,另外要试着再去解决那些自己没有弄清楚的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列一些重点的知识点: 文学现象的可比性
首先,世界万物皆有可比性。两位异域作家、作品之间,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逻辑联系,即是说可以找到“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无条件性和绝对性;条件性和相对性。要正确的比较,不仅要弄清可比性原则,还要进一步了解运用比较法所遵循的逻辑规则。
(!)运用比较法研究文学,在比较文学中形成独特的可比性,就是要不断地发掘文学现象中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从而不断加深对中外文学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比较法才脱离了普遍意义而取得了进入比较文学领域大门的权利。
一、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可比性
从文学表现出的丰富内容来分析,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是人类所关心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同一性是可比性的重要前提。
二、文学实践到理论认知具有可比性
从文学形式和文学发展趋势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并进行中外文学研究,也可以发现不少具有共性的规律。文学形式主要包括体裁、韵律和表现手法等。文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更多的相同规律。
第三遍看书要细致深入,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已经对整体知识框架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阶段就要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复习和记忆,对具体问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考查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和探究。
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然后我们接着聊专业课。
习题集直接用研教新版就可以了,主要是这个习题集更加贴近真题,完全就是命题老师的思路,我甚至觉得这个书就有命题老师参与编写,里面基本年年都会出现原题,之前学长说研教新版里面多的时候能出现三四个原题,我还觉得夸张,结果考试的时候我自己也遇到了原题:
考纲内容早知道,命题规律了如胸
(1)强化基本专业知识记忆
参考目标院校专业阶段测试试卷,分析历年试卷出题思路,统计知识出现频率;
(2)针对最新考纲的要求内容进行重点划分
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考点意识,然后进行针对性内容记忆,锻炼自己答题的得分点意思。
再和大家聊聊心态调整吧
请先做几分钟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注意节奏,放松心情,放松肌肉,如果能把思想放空,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可以尝试体验曾经美好的场景,比如大海雄浑而有节奏的浪涛,比如秋日草丛中的唧唧虫鸣,比如山涧流水的哗哗声响……
睁开眼,你发现你还是你,世界也没有改变,但你心率改变了,心境改变了,心情也随之改变了。我们有这样的体验:做喜欢的事情,我们急匆匆、乐颠颠,甚至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吼着叫着盼望早点到来;去做厌恶的事情,我们扭扭捏捏,极不情愿,即便去做,也感觉时间煎熬,度日如年。分析两种体验我们发现,兴奋使人容易毛躁,压抑却让人缺乏创造性,所谓过犹不及,是说也。
在竞技中,我们怕毛躁导致的错误,怕紧张造成的水准失常。我们希望能以平和心态对待紧张的角逐,用不疾不徐、波澜不惊的状态书写自信,我们希望自我的冷静、缜密、福至心灵的状态能让我们超长发挥。但我们总是面临或兴奋或紧张的心情困扰,以至于在压力下产生惰性,甚至自我否定,我们总在问:平常心为什么那么难?!
那么,我来简单说说如何培养一颗平常心,让我们用最潇洒的姿态去面临人生中的每一次竞技,在人生路口的抉择中稳定发挥,甚至超长发挥,从而收获满满的自信。
任何考研的同学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在多年考试经历中应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这样一种经验:你读初中时,感觉小学的知识是多么简单,读高中时初中知识也变得小儿科,当你考上大学,高中的学习原来只是在无限重复那些无聊的种种……同样,读到研究生,你会发现大学的学习原来如此简单,我们学的东西太少!那么反观前一个阶段的考试,我们发现那种考试也变得幼稚起来。
还记得高考吧,考前紧张的睡不着,辗转反侧久久难眠,甚至越睡越清醒,清醒的让人害怕。高考是一言堂,是一锤子买卖,考不中就砸了,甚至以为高考的滑铁卢是人生最大的挫折。我们再回望高考,发现高考的知识简单了,高考的心境开阔了,对高考的紧张缓解了,这是为啥?因为我们跨过那个阶段,它已经
不是当下最渴望的,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它,归根结底我们经历过,超越过,也就真真切切了解了它,对于熟知的、不重要的东西,我们可以以平常心对待,如是而已。
写到这里,已经很多字了,但是想说的还有许多许多。考研之路真的很不易,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和笔记、专业课视频等,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上传在里面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