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7.《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暴力革命学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8.巴黎公社的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9.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一届人大召开的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做了范例。
3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5.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6.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37.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项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引起商业革命。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 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8.殖民扩张的影响: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5
39.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工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近代工业化城市兴起;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列强向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加强;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40.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这些大企业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出现国际化趋势;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1.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
42.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所以他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3.洋务运动评价: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4.三大改造完成的作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4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4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7.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8.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49.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50.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各国社会危机加深,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法西斯势力抬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51.罗斯福新政评价:积极: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消极:未能完全解除危机。
52.福利国家的评价:反应分配社会化趋势,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但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3.第三产业兴起的意义: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54.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适应了战时需要,保障了前线红军的军粮等供给,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
6
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55.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6.“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紧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治理过没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启示: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58.关贸总协定的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59.三大支柱的作用: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60.欧盟成立的作用: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
61.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对世界: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62.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是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
63.百家争鸣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64.汉代思想的作用: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以思想的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但也限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形成了思想专制的局面。
65.宋明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了;《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66.黄宗羲思想的评价: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67.文艺复兴的评价: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7
68.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9.四大发明的影响: 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推动了文化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 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适用火药武器的国家 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火药广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铜,钢的需求,促进冶金业进一步发展。 70.中国古代文字:
大篆 小篆 祭侄文稿
楷书 隶书
71.经典力学的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2.进化论的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引起了欧洲科学界的轩然大波;对处在国家危机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