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必考重点复习
提纲(全册完整版)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考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P12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常见观点 评价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进步:否认神创论,认为世界是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阴阳接而变化起。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近代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 (1)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2)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本原 (3)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形而上学唯物狄德罗:自然界由树木无局限: 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1)仍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主义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常见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无外物 主观唯心局限: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评价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神当作世界本原,客观唯心我思故我在 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 集合 万物皆是我们的表象 客观唯心神创论 柏拉图的理念观 可取之处: 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义 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考点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考点8: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