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记》语言点整理 一、通假字(至少3个) 列第不出三已下 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
二、古今异义(至少3个)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一岁不过数朵
三、重要虚词(根据虚词的含义,找出文中的例句,多多益善) 之
代词,他,它。例: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助词,的。例:亦宜为有常之形/天下之第一/天地之中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至少3句)例: 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 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 其名之著
代词,他,他们。例:其爱重之如此/其推于物也,宜亦为有常之形 指示代词,那些。例: 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 于
介词:在。例: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彼必形于篇咏 介词:到。例: 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 而
连词,表承接,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连词,表转折,例: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以
用 以州著 以尺寸考天下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来,表示目的 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 寺僧耕之以植桑麦 因为 以远罕识,不见齿 凭借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连词,表顺承 斫以卖魏氏 乃
就 乃数日不落
才 至春乃归其直 至秋乃接
是 乃九州之中 而魏花乃后也 今普林寺后林池,乃其地 四、词类活用(至少6个) 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 岁遣衙校一员 至牡丹则不名
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 人税十数钱 魏氏日收十数缗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至少2句)
1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是洛阳者,果天下第一也 2、省略句
缺主语(至少1句):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缺宾语(至少2句):使马上不动摇/土人皆取以为薪 缺介词(至少2句):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至少1句)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彼必形于篇咏
定语后置(至少4句)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接花工尤著者/人有欲阅者/人有数其叶者 4、被动句
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六、重点实词(至少8个,可以书下注释为主,注意与上面的例子不重复) 一词多义: 或
有的 或以氏
有人 或以汤中蘸杀之 虽
虽然 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即使 虽负担者亦然/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然
然而 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正确 予甚以为不然 这样 虽负担者亦然 其他(至少5个):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