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利弊
作者:念霜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09期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是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一行两会”的新格局的出现预示着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是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分业和混业的优劣。同时,本文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分析了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分业监管;混业监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9. 065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9- 0145- 03 0 引 言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我国实行分业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与国际金融业接轨时,分业经营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改变了整个局面。会议决定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将由“机构监管”转变为“市场监管”,以顺应混业经营的趋势。这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其为加强国际竞争力而做出的必要改变。
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其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监管层面。从经营层面看,分业经营即专业化经营,指在一国之内的金融机构之间实行严格的业务限制,各类金融机构严格在法律限定的某一范围内提供独立的金融服务,不得跨界经营。混业经营即综合化经营,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协作,以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进行跨机构、跨业务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从监管层面看,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分业经营实行分业监管体制,指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混业经营实行混业监管,或称统一监管,指在一个国家只设立一家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实施监管,其他机关没有这个权力和职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