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苏教版56——58页及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解决问题中巧妙的办法和好的谋略,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解题意。
出示书上第56页例1。
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 2.整理条件和问题。
谈话: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条件比较多,有没有好的
办法整理一下题中的条件? 学生尝试整理条件。
交流反馈学生整理方法。预设:(1)分别摘录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树;(2)根据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整理。(突出第二种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板书:条件、问题 列表整理)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出示例题: 3.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大家看整理的结果,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预设:(1)从条件想起——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分别算
出栽的桃树和梨树的棵树;(2)从问题想起——要求桃树和梨树一个栽的棵树,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谈话: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目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反馈:学生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
谈话:答案是否正确?先进性检验,再与同学交流。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出示第二个问题。提出要求:按解答第一个问题的过程完成解题。
反馈:说说怎样根据问题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和检验的。
2.提问:比较这两个问题,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提问: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完成“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