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冲液;150V,15分钟)检测完整性。由于细胞中70-80%的RNA为rRNA,电泳后UV下应能看到非常明显的rRNA条带。动物rRNA大小分别约为5kb和2kb,分别相当于28S和18S rRNA;植物叶片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叶绿体RNA,可见4条或更多rRNA;细菌rRNA大小分别约为4kb和2kb,分别相当于细菌23S和16S rRNA。RNA样品中最大rRNA亮度应为次大rRNA亮度的1.5-2.0倍,否则表示RNA样品的降解。出现弥散片状或条带消失表明样品严重降解。
2.纯度 OD260/OD280比值是衡量RNA样品中蛋白质污染程度的指标。高质量的RNA样品,OD260/OD280值(10mM Tris, pH7.5)在2.0左右。OD260/OD280读数受测定所用溶液的pH值影响。同一个RNA样品,假定在10mM Tris,pH7.5溶液中测出的OD260/OD280读数在1.8-2.1之间,在水溶液中所测读数则可能在1.5-1.9之间,但这并不表示RNA不纯。
3.浓度 取一定量的RNA提取物,用RNase-free水稀释n倍,用RNase-free水将分光光度计调零,取稀释液进行OD260测定,按照以下公式进行RNA浓度的计算:终浓度(ng/μl)=OD260×n (稀释倍数)×40 【注意事项】
1.RNA是极易降解的核酸分子。因此提取总RNA必须在无RNase 环境中,戴口罩、手套、使用无RNase污染的试剂、材料、容器。
2.所有溶液应加DEPC至0.05%~0.1%,室温处理过夜,然后高压处理或加热至70℃ 1 小时或60℃过夜,以除去石油残留的DEPC。
3.所用的化学试剂应为新包装,称量时使用干烤处理的称量勺,所有操作均应在冰浴中进行,低温条件可减低RNA酶活性。
4.操作人员需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并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实验过程中手套要勤换。
21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六、植物组织中总DNA提取与纯度鉴定
【目的和要求】
1.学习植物总DNA提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2.掌握DNA纯度的鉴定技术。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DNA绝大部分是核DNA,它们通常与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体(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细胞核内。因此在核酸提取过程中需要用表面活性剂(如SDS)溶解核蛋白体上的蛋白质,使核蛋白体解聚后释放出核酸。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具有溶解膜蛋白及脂肪,使细胞膜破裂,以及抑制DNase的作用。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可用蛋白质变性剂(如氯仿、酚等)变性沉淀,RNA可通过RNase处理除去。然后利用DNA分子易溶于而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乙醇或异丙醇沉淀即可分离得到所需的DNA分子。
在植物DNA的抽提过程中必须是始终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DNA的双螺旋结构易受多种因素(如强酸、强碱、加热、低盐浓度、有机溶剂、尿素、酰氨类化合物等)的影响而发生解链变性,因此,抽提时要避免采用可引起DNA变性的各种实验条件。
(2)由于DNase能把大分子的DNA酶解成碎片,所以,提取过程中必须抑制内源和外DNase的活力。目前抑制DNase活力的途径有:①低温操作;②调节pH值至8.0使溶液偏碱性;③抽提液中加表面活性剂;④加螯合剂(如EDTA),以除去酶的辅助因子(如Mg2)。
+
(3)防止化学和物理因素导致的DNA降解。如过酸或过碱常可导致DNA降解。因DNA分子很大,其分子量可达1012道尔顿,所以,温度太高或机械张力的剪切常可造成DNA分子发生断裂。因此,操作过程中应尽量温和,减少搅拌次数,不要剧烈摇动。
(4)植物的次生代谢物(主要是胞质内的多酚类化合物和色素类化合物)对核酸的提取有干扰作用。所以,应尽可能选取幼嫩和代谢旺盛的新生植物组织作为抽提DNA的材料,因为幼嫩和代谢旺盛的新生组织中次生代谢物少,DNA含量高,且易于破碎匀浆。此外,用新鲜的植物材料提取DNA比用干燥植物材料要好。
本实验以新鲜水稻幼苗为材料,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提取制备植物DNA,然后
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植物DNA的纯度进行鉴定。由于核酸中的碱基具有共轭双键,所以核酸具有紫外吸收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60nm处,酚或色素等其它小分子的吸收峰在230nm处,而蛋白质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80nm处。因此,测定核酸在230nm、260nm和280nm处的消光值可作为鉴定核酸纯度的依据。经验数据表明,核酸纯溶液的A260/A230消光值之比一般大于或等于2.0,而A260/A280消光值之比一般大于或等于1.80。A260/A280比值过小,表明样品中蛋白质未脱净;A260/A230比值过小,表明样品中残存有核苷酸、氨基酸、酚或色素等小分子杂质。
紫外分光光度法不能区分DNA和RNA,但可用于测定已纯化核酸的含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核酸在260nm处的光吸收值计算待测核酸的浓度。当用蒸馏水作稀释液和空白对照时,OD值为1.0相当于50μg / mL双链DNA或40 μg/mL单链DNA (或RNA),再乘上稀释倍数,即可知样品中核酸的浓度。 【教学内容】
1.植物总DNA提取原理和方法简介。 2.植物总DNA提取和纯化。 3.DNA的纯度和含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和试剂】
1.仪器:高速离心机、离心管、恒温水箱、研钵、冰浴、液氮罐、移液枪、紫外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 DNA提取液:称取氯化钠26.298g,柠檬酸钠13.23g,EDTA 37.224g,加蒸馏水溶解,溶解时加5.5g氢氧化钠,然后再加入10g预先在小烧杯中加热溶解的SDS溶液,调pH至8.0,并定容至1000mL。
(2) 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
(3) 5mol/L高氯酸钠:称取140.47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200mL。 (4) pH8.0 TE溶液:10mmol/L Tris-HCI(pH8.0)+1 mmol/L EDTA(pH8.0)。 (5) 95%乙醇
(6) 3 mol/L醋酸钠 3.实验材料:新鲜水稻幼苗 【实验方法】
23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1.植物DNA的提取
(1) 称取5克水稻幼苗,在液氮中将幼苗研磨成粉末状(越细越好)。加2~6mL DNA提取液,快速研磨5分钟。
(2) 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6mL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充分摇匀。于4000 rpm离心5分钟。
(3) 吸取上清液,转移至一干净20mL试管中。于72℃水浴保温5分钟,再放于冰浴中冷却。
(4) 加入上清液体积1/4的5 mol/L高氯酸钠溶液,再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剧烈摇动30秒。转入离心管中,于4000 rpm离心5分钟。
(5) 取上清液,加入其体积二倍的冰冷95%乙醇,待出现丝状物后,用玻棒搅起,此丝状物即为DNA分子。 2.DNA的纯化
(1) 将提取的DNA用l mL TE溶液溶解于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苯酚:氧仿:异戊醇(25:24:1)混合液,轻轻摇匀。于3000 rpm离心10分钟。
(2) 吸取上清液,加等体积氯仿:异戍醇(24:1)混合液,轻轻摇匀。于3000 rpm离心10分钟。
(3) 吸取上清液,加1/10体积3mol/L醋酸钠溶液和预先置冰箱中冷却的95% 乙醇溶液,轻轻摇匀。于3000 rpm离心30分钟。
(4) 除去上清液,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一次,室温静置干燥或真空抽干后, 用l ml TE溶液溶解。 3.DNA纯度及含量测定
取待测核酸溶液20μL放入1cm光程的石英比色杯中,加蒸馏水380μL(稀释20倍)。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260nm、280nm和230nm波长下的光吸收值。然后,计算出A260/A 230和A260/A280的比值,评价DNA纯度并换算比核酸的含量。 【注意事项】
1.核 DNA 分子呈极不对称的线性结构,一条染色体为一个 DNA 分子。其长度与直径的比例极不对称,使其对机械力十分敏感,分离纯化过程中 DNA 分子的断裂是很难避免的,尽可能保持 DNA 分子的完整性是 DNA 分离技术的关键。因此操作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柔, 转移用的枪头最好是剪过的, 避免剧烈振动可获得较长的 DNA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