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2014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0:51: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36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实迷途其未远, 。 (2) ,鸟倦飞而知还。 (3)木欣欣以向荣, 。 (4)登东皋以舒啸, 。 (5)潦水尽而寒潭清, 。 (6)山原旷其盈视, 。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9)臣 ,死当结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精髓(suí) 斟酌(zhēn) 混沌(dùn) 宁缺毋滥(níng) ....B.招徕(lái) 憎恶(zēng) 嚣张(xiāo) 一蹴而就(cù) ....C.蛊惑(zhōng) 星宿(xiù) 泥淖(nào) 锱铢必较(zhī) ....D.咬文嚼字(ju?) 沼泽(zhǎo) 尽快(jǐn) 呜咽(ya)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袅娜 渎职 矫健 不既不离 B.荟粹 蝉联 气慨 拈轻怕重 C.蕴藉 付梓 岑寂 千里迢迢 D.漂泊 防碍 门槛 殚精竭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 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新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B.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C.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踌躇满志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 1 页 共 15 页)

D.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一举两得的事。 ....5.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①使子路反见之 ②而谁以易之 B.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②道之斯行

C.①是鲁孔丘与 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D.①无欲速,无见小利 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6. 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吾与点也(赞许) ②人能弘道(扩大,光大) ..B.①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 ②君子尚勇乎(尊崇) ..C.①杀鸡为黍而食之(拿东西给人吃) ② 往者不可谏(挽回) ..D.①回虽不敏(资质愚钝) ②异乎三子之撰(陈述) ..7.加点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举直错诸枉 ②端章甫 ..B.①己欲达而达人 ②足食足兵 ...C.①知者利仁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 ..D.①风乎舞雩 ②子路从而后 ..8.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①其何以行之哉 ②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C.①大哉尧之为君也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①博我以文 ②子路宿于石门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 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B.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译: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C.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孔子说:“一定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 D.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 2 页 共 15 页)

(三)《先秦诸子选读》语段阅读(共10分)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1)选文的行文线索是(不超出四个字) 。(1分) (2)全都表现孔子“循循善诱”思想的一组是( )(2分)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夫子哂之 ④求,尔何如 ⑤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②④⑥ (3)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

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 3 页 共 15 页)

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②子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

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1)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接舆是楚国有名的狂人,他的佯狂实际上是一种避世之法。他与当时众多的隐者一样,以为天下无道,政治黑暗,难以有所作为,便为洁身自好而遁世隐居与山林鸟兽同群。

B.只有君王圣明,才能使圣贤君子大有作为;如果君王无道,圣贤君子不仅会自己退隐,而且相互号召远离无道之君。因此接舆以凤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

C.面对接舆的嘲讽孔子虽没能直言想法,但却可以由接舆的“知其不可为而逃之”,感受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

D.孔子对隐士的“不合作”持严厉批判态度,他认为过于消极无为无法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所以仍不肯放弃对政治的参与。

(2)根据上面语段,结合当今实际,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认识。(3分)

答: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15分)

12.选出下列情节表述有误的两项( )( )(5分) ..

A.袁绍官渡之战大败退回冀州,得二三十万人马再战曹操。程昱献上“十面埋伏”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 4 页 共 15 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13-2014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的文档
2013-2014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od65nd6l6c4rp7pos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