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4 22:08: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及学习图形的变换打好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来激发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兴趣。

3.通过对天安门,飞机,奖杯抽象图对折,感受完全重合的现象,从而理解轴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这一概念。

4.运用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从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中判别出轴对称图形。

5.通过剪纸,做小鱼以及印花,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完全重合的基本特征。 6.运用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来识别生活的一些标识,英文字母,国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7.运用对称的两点到轴对称相等的特征,来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积极性较高,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思考,口述未能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以这种情况,我准备在这节课中注重丰富学生

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三、说学法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为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节课中我准备引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法进行有效学习:

1、观察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2、合作交流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同伴间的思维互补,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准备:

(一)剪纸导入,感知对称

教师对折白纸,在对折的纸上画出半个心形,要求学生思考打开后是什么图形。展开对称的剪纸,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称。 引入图形重合是对称的概念。

教学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剪纸中能够形像感知到对称的现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兴趣。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奥运五环等图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对称),说一说生活中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再出示这些实物的抽象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适时揭示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

步骤: 1、折一折

运用多媒体,将天安门、飞机和奖杯抽象成平面图形,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个图形,动手对折,引导观察发现。

2、说一说

操作后引导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表述,抓住时机,引导理解“对折”、“重合”、“折痕”等关键词,适时帮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对称轴。

3、辨一辨

结合“试一试”,让学生从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判断,操作验证,说理由,对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展开讨论,辨析,结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让学生明确要针对“这个三角形”或“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辨别,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初步思想。

本环节,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辩论的过程中,亲历轴对称图形初步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的把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重难点。

(三)运用特征,实践创作

本环节的操作是对已经认识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应用,是一次深化认识的操作活动,也是一次张扬个性的创造活动。

1、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展示解释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结合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猜一猜。结合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猜一猜,连一连。

4、做一做。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素材,让学生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在小组里交流,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巩固特征,升华拓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要为数学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美。

1、判断。将想想做做1、2、5、6题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判断和探讨,并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社会生活常识。

2、猜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商业标志和图形,如中国银行的标志、中国结、联通公司的标志等等,出示一半的图案让学生猜猜是什么,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

3、欣赏。结合“你知道吗?”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uo32fksh02tjb2irb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