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小说阅读
——借得故事一枝花,写人叙事无稽涯
本专题根据高考考情,结合小说的要素,准备从情节、人物形象、环境、语言题和主旨题、探究题和综合性选择题这六个考点来突破。每一考点再根据出题情况总结出典题题型,对每种题型从典题试做、辨析技巧、解题技巧等方面突破,然后形成一套独特的解答小说文本的解题技巧。
一、研究考情明命题点
近三年全国卷Ⅰ、Ⅱ对小说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 年份及类型、 题号、题干、题目、作者 分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次要形象作用题 情节作用题 人物形象特点题 分析标题作用题 综合性 选择题 综合性 选择题 题型 题型 题号、题干、年份及类型、 分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2016·高考全国卷乙《锄》李锐 题目、作者 2016·高考全国卷甲《战争》[美]迈尔尼 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2015·高考全国卷Ⅰ《马兰花》李德霞 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2015·高考全国卷Ⅰ《马兰(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人物形象特点题 分析人物语言题 情节手法题 人物形象特点题 综合性5选2 综合性5选2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015·高考全国卷Ⅱ《塾(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2015·高考全国卷Ⅱ《塾师老汪》刘震师老汪》刘震云 分析(探究)标题作用题 分析人物语言题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花》李德霞 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云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情节作用题 形象探究题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综合性5选2 综合性5选2 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以2014·高考全国卷Ⅱ(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014·高考全国卷Ⅰ《古渡头》叶紫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特点题 “鞋”为中心叙事写人,《鞋》刘庆邦 情节手法题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情节作用题 人物形象特点题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后(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情节探究题 情节探究题 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
1.从2014年到2016年,全国卷在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上仅考查小说阅读。其中仅有一年考查外国小说,其余均为中国现当代小说。选文长度为1 200字左右。
2.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4道题,分值25分,命题形式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2018年可能会有变动。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综合性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三道简答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具体表现在: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常常在以下题型中选择四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赏析人物语言;⑥理解小说的标题。
3.命题角度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1)多项选择题。重在考查从宏观到微观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概括;只选“最恰当”的,设题点较小、较细。(2)作用分析题。全国卷喜欢选择某一情节结构(或开头或中间)或某处描写综合考查包括情节在内的作用或意图,表现出“以小见大”的命题理念。(3)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题。很少从某一局部文字入手去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而是立足于全文,从整体上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多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同时,并不忽视对物象作用的考查。(4)探究题。多从小说中的某一元素(或标题或某一人物或某处情节安排)切入探究;既重视考生对小说的深入阅读和把握,又重视考生的个性化探究能力。
4.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二、因命题点需知文体特征
高考对小说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所以考生需要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1.小说内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三要素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2)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3)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了解高考小说选文特点
通过近几年高考所选小说来看,1 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选取的小小说具体特点如下: 1.材料以小见大
小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就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小小说由于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只有几百字,至多千余字。在这短小的篇幅里,不可能反映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只能反映生活长河中的一涓一滴、一朵浪花,只能反映现实生活侧面的某一个闪光点,也就是说小小说所选的题材截取的生活面要小,只有这样才适合小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小”。但是,它虽然小,却不是孤立的,它毕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折光,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角一面来认识大千世界,折射重大问题。小小说篇幅虽小,但它有较多的丰富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并不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