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践行 ◆ 敏学 精思
八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学案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自学检测
1.《望岳》作者是_ 唐 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除东岳泰山外,五岳还有南岳 衡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和中岳 嵩山 。
2.《钱塘湖春行》作者是___唐___朝诗人 白居易 ,晚年号 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 代表作有叙事长诗 《琵琶行》 、 《长恨歌》 等。 3.《登飞来峰》作者是北宋的 王安石 ,他是著名的 政治 家、 文学 家,著有 《临川先生文集》 。 二、课堂反馈 (一)《望岳》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2.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以及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今天的年轻人有何启发?
这两句诗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启示我们:要确立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树立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二)《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这两联注意声(音)与色(彩)、动与静的结合。
3. “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第 1 页 共 2 页
立德 践行 ◆ 敏学 精思
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严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4.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春天的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三)《登飞来峰》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
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
【解析】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诗歌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第 2 页 共 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