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泉州茶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 论文_大学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17:3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泉州茶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

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目录

一、课题提出...............................................................4 (一)调查背景...........................................................4 (二)研究意义...........................................................4 (三)研究方法...........................................................4 二、中国茶文化.............................................................5 (一)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6 (二)中国茶文化的特征...................................................10

1.历史悠久.........................................................11 2.内涵丰富.........................................................11 3.民族特色.........................................................12 4.地域差异.........................................................12 5.国际影响.........................................................12

(三)中国茶文化的社会作用................................................13 (四)中国茶文化与礼仪....................................................13 三、泉州茶文化现状.........................................................14 (一)福建茶文化的概况.....................................................14 (二)泉州茶文化概况......................................................15

1.泉州茶文化的发展情况..............................................15 2.泉州茶文化与台湾茶文化的联系与差异................................15 3.近年来泉台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16 (三)安溪茶文化发展现状..................................................16

1.安溪铁观音概况....................................................16 2.安溪当前茶文化发展情况............................................21 3.安溪发展茶文化与其他地区的优势分析................................27 4.安溪当前茶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28 5.安溪茶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建议......................................29

四、泉州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0 (一)传承与发展泉州茶文化的意义.........................................30 (二)传承与发展泉州茶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30

1.社会参与度不高.....................................................31 2.企业重利润、轻文化.................................................31 3.相关研究机构的作用效果不大.........................................31 4.茶文化的传承缺乏规划...............................................31 5.未能充分发挥历史与地缘优势.........................................31 (三)传承与发展泉州茶文化的主体及建议.....................................32

- 2 -

泉州茶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的冲击不断加强。闽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茶产业基地,泉州又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好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去思考的问题。泉州市作为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安溪茶更是名扬中外。从安溪茶文化入手,分析当前茶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对于进一步传承中华茶文化有巨大的作用。目前泉州市政府对茶文化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曾将“安溪茶文化研究”列入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之一。2OO8 年 10 月 “全国农运会” 在泉州市举办举办之时 ,泉州市政府也借此机会大力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 ,宣传茶文化。 中共泉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体 ( 扩大) 会议更是提出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泉州茶文化的研究指明了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

关键字:茶文化 铁观音 传承 发展

参考文献:

陈祖椝、朱自振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 农业出版社 1981年

余悦 《中国茶韵》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姚国坤、朱红缨、姚作为 《饮茶习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 元.王祯撰 缪启愉、缪桂龙译注 《农书译注》齐鲁出版社 潘宝明 《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年 庄坚毅 《中国旅游文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中国茶文化》 外文出版社 2010年

朱自振、沈冬梅、增勤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年

沈添土 《做好QS认证工作,促进安溪茶产业健康发展》载于《中国茶叶加工》2007年第一期

何融融(泉州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弘扬茶文化精神,发展泉州茶产业》 安溪县委宣传部 《安溪.打造中国大茶都》 载于《福建日报》

- 3 -

一、课题提出 (一)调查背景

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闽南地 区更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地,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盛产各类茶叶。闽南地区多名茶,其中以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最负盛名。以安溪铁观音为载体的“工夫茶艺”更是号称世界三大茶道之一,其茶艺之精,茶道之盛堪称华夏的千年瑰宝。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饮食文化强烈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人们在享受咖啡的醇香与可乐的刺激时,似乎忽略了我们土生土长的佳饮——茶。在日本与韩国大肆标榜各自的茶文化时,我们的茶文化却日渐趋冷。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如何在国际化潮流中保护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中华茶文化传统,发挥茶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进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次研究所要讨论的重点。 (二)研究意义

泉州茶文化的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进一步的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泉州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对泉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容忽视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 4 -

泉州茶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 论文_大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b5n8fzsc0daes3y3831emx02sb1m00vn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