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高考作文论据材料处理秘诀(五)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06: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年高考作文论据材料处理秘诀(五)

4。考试时一时找不到典型事例怎么办? ⑵就地取材法。

①运用作文题目所给材料。

如果是供料作文,材料一定要运用。如果是话题作文,材料可用可不用。如果一时想不起适当的材料,话题作文也可以利用题目的材料。但无论是供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切忌照抄原材料的故事,引用故事应该做到长话短说,或者在概述时某些地方添上自己的评论和合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你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介绍几种具体方法:

Ⅰ、概述故事+议论评析+反面或侧面假设情况+推出结果并且评析。 Ⅱ、概述故事+两三句描写+议论评析+联想叙写生活小事+比喻或对偶议论。

Ⅲ、概述故事+两三句描写+就事论事,借题发挥+得出真义+联想排比概述生活小事。 【例】 树根的遐想

深山里有些古树老根,被人刨出弃置一旁。这些根奇形怪状,没有引起过客青睐,也不被樵夫拾取,静静地与野草为伴。一个木匠来到山里,看了看老根摇摇头走了;一个根雕艺术家也到山里,一见老根,两眼放光,相见恨晚。后来这些树根成了根雕艺术品,被人视为至宝,与金玉共登大雅之堂。 木匠的眼里,这些树根毫无作用,它既非栋梁之材,又难打成家具;何况它丑陋残缺,浑身疙瘩,还被蚊虫叮咬,当然弃之犹恐不及!

然而,根雕艺术家却“慧眼识英才”。你看,老根苦心所支撑的与其息息相关的大树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它孤独地在地下历时百千年,又被抛弃于深山。但是它风吹雨打不烂,雷轰电击不焦,鸟琢虫蚀不腐,它是生命的精华,它象征一种精神,一段历史!智慧的艺术家在老根的身上,不但感受到弯弓紧绷的力量,盘龙腾云的气势;还看到伏尔加河纤夫拉着驳船形象:他皮肤黑红,肌肉隆起,前腿弓步,后腿绷直,两臂紧拉纤绳、弯腰低头、用力拉纤,向前

迈进,拉动了巨轮,拉动了历史!于是老根在艺术家手中成了天人合一的珍品! 让我们作一设想,假如在艺术家之前,文学家也为采风来到深山。面对老根,他会做什么?他会思接千载,视通百年,也看到一段历史:老根,它扎入地下,汇聚力量,冲破坚土,击退顽石,伸展根须,汲取精华,输给大树。为

了让人赞美硕果的香甜,繁花的绚丽,绿冠的庞大和老干的遒劲,它无怨无悔,不见天日,一头深入地底下??于是,文学家文思泉涌,回身不顾,去挥笔书写根的赞歌,而老根仍静卧林中,等待出山之日!

当然,木匠用“实用”标准衡量木头的价值,艺术家和文学家用审美观点读出根的价值;根雕艺术家把思想铸为利刃,雕刻精品;文学家将灵感凝聚笔端,给老根“精神鼓励”:他们各司其职,理当如此,无可厚非。

然而可悲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有不是“木匠”的“人匠”,他们看学生只看成绩不重思想,择配偶只选钱财不看人品;办事只问报酬不讲服务,经商只追利润不论产品。也有一些貌似“文学家”的“人学家”,他们对默默奉献的人才口头赞许却不以为伍,表面认同却不予重用。更有一些并非游客的“政客”,他们以貌取人,任人唯亲,排斥“木头木脑”而不见风使舵、阿谀奉迎的人才。他们把“实用”的标准推到极端,推向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深渊!

警惕啊,人们!只讲“实用”,光重表面,会使“材”将“不材”,“材”将“非材”!

眼观手不动的人们行动起来吧,学习根雕艺术家,发现人材,重塑人材,让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材济济,群英荟萃! 旁批

引述材料。用对偶和描写加工原材料。加强对比,强调识别人才的重要。 议论,从现象分析原因。 借题发挥。

叙议结合,用排比和对偶增强气势。赞美“人才”的优秀和识英才者的睿智。

从反面假设,讽刺口头重视人才却不重用人才的现象。 对偶和排比,整散结合,再赞人才。 联系实际,评论分析。

排比和对偶简要例举生活现象。 点明题旨,

结论,指出应该怎么办。 【说明】

这篇作文是根据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的要求写的。考题题目如下: 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后,如获至宝,将这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Ⅲ、写小事引出比喻义+概述题目材料的故事+用比喻义评论事物+用比喻义概述其他熟悉的事例。 【例】

走进眼镜店,有色眼镜,琳琅满目:浓墨、墨绿、浅橙、深棕??选一架?戴上浓墨,黑云压顶;佩上墨绿,置身莽林;架上浅橙,风扬沙尘;扣上深棕,满眼咖啡??摘下来,哦,原来晴空万里,世界是这样本色。 走出眼镜店,我生出许多联想??

想到了天雨墙坏的宋国人,他戴着蔚蓝色眼镜看儿子,看出了预见的智慧,因为那是家人,上阵还要父子兵呢!戴起蛇绿色眼镜看邻人,看出了狡诈和邪恶,因为那是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呀!想到了道光皇帝罢黜林则徐,禁烟条陈再好,他毕竟是汉员,戴上青冷近视镜,不可信啊!琦善再庸碌无能,奸佞贪婪卖国,可终究是一家人,戴上粉红老花镜,不用他用谁?想到了日韩世界杯,全体韩国公民,包括总统金大钟,他们都怎么了?面对不公正的裁判带给韩国队的胜利,起立欢呼,民族情结也可以异化成有色眼镜吗?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②运用试卷现代文阅读或文言文阅读材料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

A提取一个详写的论据:概述试卷阅读文段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结果+议论分析。

B提取两个详写论据:

Ⅰ、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选取其中重要部分+一两句描写+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Ⅱ、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事件、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概述文段的次要人物、事件、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Ⅲ、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一件事、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另一件事、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C用排比或对偶分别概述主要人物的几件事作为略写事例论据。 取材于考卷阅读材料的做法,其实与提取课内材料一样,可以用缩写法,也可以用提取部分内容扩写法。写时要加议论分析,切忌大段照抄原文。 【训练示例】

以下作文试题和文言文阅读文段同出于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试卷,请根据考题后的要求作训练题。 Ⅰ、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Ⅱ、文言文试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2010年高考作文论据材料处理秘诀(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cnv0hzuv5dq8n1sb7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