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完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精编版(精华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4:19: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资料推荐

2016 中考物理复习中考物理必考点总结初

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

热学:

1. 温度 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 方法 。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 、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

(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 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 水= 4.2 × 10焦3/(千克℃)读4.2 焦×耳1每03千克摄氏法:

度。

物理 含义:表示质量为 1 千克水温度升高 1 ℃吸收热量为 4.2 × 103焦。 ⒌热量计算: Q 放= cm ⊿t 降 Q 吸= cm ⊿t 升

Q 与 c、 m 、⊿t 成正比, c、 m 、⊿t 之间成反比。⊿ t=Q/cm

6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

1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 1 页,共 21 页

最新资料推荐

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

1. 压强 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 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

N )。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 / 米 2 ;专门名称:帕斯卡( 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 2 。】

改变压强大小 方法 :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减小压强; 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

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

U 型管压强计) 。】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 ①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 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

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 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公式: P=ρ ghh :单位:米;ρ:千克/米 3; g=9.8 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 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

度变长。

1 个标准大气压= 76 厘米水银柱高=

1.01 ×帕=10510.336 米水柱高

电路:

1 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体的性质 )

2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 2 页,共 21 页

最新资料推荐

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 方法

3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 能力 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 能力 强的

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

能力 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 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 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 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 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它是

1.6*10^-19

库。

9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1 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 12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13 电源 :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

化学 能的形式存在。

14 自由电子 :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15 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6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17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

3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21 页

最完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精编版(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kqr25wcr9nplx1m54t1j03v4ivcy00ao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