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藏红花种植
藏红花作为名贵药材,有红色金子和植物软黄金之称。在我国早有记载,传统医学认为,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它是活血化淤的良药,特别是过去在妇科,现在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很特殊的疗效。藏红花用途广泛,在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是必不可少的食品香料,在我国藏红花是极为珍贵的药材。藏红花药用范围广泛,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美容养颜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肝肾功能、调三高、抗肿瘤癌症等疗效显著。
藏红花原分布于伊朗等波斯地区和法国、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小亚细亚地区,目前亚洲、欧洲、美洲等地都有种植。藏红花传入我国的历史很早,但是种植历史较短。目前在我国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北京、陕西、湖北、四川等20多个省市都有规模种植。我国栽培藏红花是在20世纪60年代引种成功。
一、植物特征
藏红花又称为西红花、番红花,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厘米左右,球茎扁圆形,外层有褐色膜质鳞片。叶长线形,叶脉白色,叶缘稍反卷; 花瓣6片,紫兰色,雄蕊3枚,雌蕊1枚,花柱3支,花柱伸出花被部,呈深红色,柱头前端略膨大呈喇叭形,具有浓郁香味。藏红花虽然开花,但不结果实。藏红花通过球茎进行无性繁殖。藏红花喜欢温和、凉爽、怕炎热、比较耐寒,适宜在一5℃~25℃ 度生长。土壤最好是肥沃的沙质土地。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花期冬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或早春(2月至3月),花期15~20天。花朵白天开夜里凋谢。
(一)藏红花室内管理
藏红花在国内主要采用田间繁育种球、室内开花采花的方法,这
种方法相比于国外田间开花采花的方法具有开花期温湿度可控、采花方便、省工、省力,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无病虫危害、花丝品质高、产量可比田间采花增加30%左右,且除侧芽方便等众多优势。
1、上架 5月份采收的藏红花球茎在室内储存到8月份就可以上架了。摆放藏红花球茎的架子可设计成长1米左右,宽60厘米,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30~40厘米,高约5层,以操作方便为佳。将木板、竹匾或木质托盘放在架子上,用于摆放藏红花球茎。架子应摆放在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房间。一般每平方米可摆放球茎10公斤左右, 一间40平米的房间可摆放1亩的球茎。藏红花球茎上架前,使用多菌灵喷洒架子和托盘,进行消毒杀菌。
8月份藏红花球茎上架前,应将球茎按大小分开,8克以下不开花的小球茎再储存到9月份,然后直接种到大田里,大的球茎芽向上摆放在制好的架子上,直到11月开花结束。
2、温、湿度及光照控制 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藏红花球茎处于花芽和叶芽分化期,室内光线以少光阴暗为主,温度控制在20~25℃,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保证空气畅通,促使多分化花芽。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球茎开始萌芽,室内光线应逐步放亮,增加自然光照,温度掌握在23℃左右,保持阴凉。此时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促进球茎发芽和花芽的生长。藏红花在室内生长不需要水和肥,完全依靠自身球茎储存的养分,为了使花芽生长健壮,必须抹掉不开花的侧芽,室内萌发的侧芽要做到早抹掉,多次抹,最后下种前必须抹净侧芽。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藏红花球茎进入盛花期,室内光线应充足,温度在10~15℃,相对湿度80%左右。
3、采花 藏红花花期大约15天,且开花集中,盛花期短,因此应及时采收,当藏红花花瓣半开、柱头外露伸出花瓣、色泽红而鲜
艳、气味芬芳,此时将整朵花连同管状花冠筒一起采下,上午8~11时采收最佳。采下的鲜花应及时剥出花丝,当天采的花当天剥,剥晚了会影响花丝品质。
4、烘干 剥出的藏红花花丝应及时烘干。将藏红花花丝薄薄的摊开,在40℃的干燥箱中烘6~8小时,不能烘的过干,否则易碎。烘干后的藏红花应储存在避光、密闭、干燥的容器内。也可以选择炕干和晾干的方法,但是烘干的藏红花品质最好。一般80~100朵鲜花可收1克干花丝,亩收干花丝一公斤左右。
(二)、藏红花田间管理
藏红花自11月中旬至翌年5月上旬在田间生长,约6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施肥 藏红花播种前施足基肥。翌年2月中旬藏红花返青,用腐熟的人畜粪对水施入或施入足量的冲施肥。自3月起藏红花进入生长旺盛期,每隔7~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连喷3~6次。
2、科学浇水 藏红花在播种后要浇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翌年2月藏红花返青后浇水,4月藏红花生长旺盛需再浇水,以满足藏红花生长的需要。南方多雨,应注意排水,防止藏红花受涝。
3、冬季保温 藏红花虽属耐寒作物,可耐-18℃低温,但低温不利其生长,严寒易受冻害,因此应做好保温措施。南方可在田间覆稻草保温,北方需在田间覆盖地膜,更冷的地方则必须播种于温室大棚内。
4、铲除侧芽 种球在播种时必须抹净侧芽,进入田间生长后若有侧芽长出,需要用小铲插入土中铲除侧芽。
5、病虫害防治 藏红花的整个生长期温度较低,病虫害较少。藏红花返青后,使用多菌灵喷施根部可有效防治腐烂病。若叶片上出现蚜虫,可用乐果防治。
6、适时收获 5月份藏红花地上部分叶片开始枯黄,待完全枯萎
后选择适宜的晴天起挖球茎,起挖时注意不要损伤球茎。收获的球茎需要摊开晾干,晾干后剪去枝叶残根,筛除破损病害球茎。将健壮无病、完好无损的球茎按大小进行分级,分级后便可装网袋储存。储存期应保证通风干燥、阴凉少光。藏红花球茎每年增产1.5倍左右,每亩可收球茎500~600公斤。
二、发展前景分析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三个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最贵的药用植物;二是世界上最高档的香料;三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被誉为“红色金子”和“植物软黄金”之称。根据上述藏红花栽培技术要求,对藏红花发展前景分析如下:
1、藏红花经济、社会效益较高 在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和河南等地虽有种植栽培,但仅占世界产量的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国内外市场价格昂贵且货源较缺,近年来干红花丝收购价高达1.5-2万元/kg。藏红花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和散郁开结的功效,一直被用于临床,尤其在蒙药藏药的很多传统方剂中,都以臧红花为主药,且多有良效。 近年来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对藏红花的药用价值有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逐步揭示了藏红花素类物质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抗癌活性和抗癌机理的研究使得藏红花素类物质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理想的抗癌药物之一。
2、崇明岛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 崇明三岛属于长江冲积土堆积形成,又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适宜藏红花在偏砂性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栽培生长。
3、环垦固、液体肥培肥土壤的优势 环垦肥采用独特的 “离子活性法”,将原料中各种蛋白质、淀粉、木质素、纤维素、油脂等大分子有机物料强势分解成氨基酸、腐殖质、脂肪酸、多糖、生长素等小分子形态的营养元素,具有高倍浓缩、肥效高、富营养的特点。它为藏红花种植培育肥沃的沙质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亦可到达省工省
本的效果。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花工量较大产量低,采收又耗时费力 藏红花种植中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如在2~4月份球茎膨大迅速,应及时松土、锄草;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球茎会长出许多侧芽,为了培育大球茎,提高花丝的产量,要及时剥除侧芽,留主芽1—3个;每年抹芽3次,第一次在10月初,第二次在10月中旬,第三次在采完花后,除净侧芽移至大田。尤其,藏红花盛花期短,大约15-20天,应及时采收,一般上午8~11时采收最佳。采下的鲜花应及时剥出花丝,当天采的花当天剥,剥晚了会影响花丝品质。剥出的花丝还应及时烘干,要求薄薄的摊开,在40℃的干燥箱中烘6~8小时,不能烘的过干,否则易碎。烘干后的藏红花应储存在避光、密闭、干燥的容器内。
2、对温度、湿度等有较高要求 藏红花属亚热带植物,喜温和、凉爽,怕炎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好,忌积水。藏红花的生长适温为2℃~19℃。在南方25℃高温条件下,需适当遮阳,能延长藏红花的生长时间,利于藏红花球茎的增重。
3、藏红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时宜选择冬季较温暖、光照充足、疏松肥沃的地块。藏红花喜轮作,忌连作。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地块。前茬以豆类、玉米、水稻等作物为佳,也可在果园内间作。
4、球茎病害防治 球茎腐烂病是藏红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严重发生会影响球茎和花的产量与品质。该病害可随种球传播,一般在重茬田、低洼田和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为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