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9:3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历

史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

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该唱词反映了( ) A.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B. 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 C.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D. 农民富裕幸福的生活 2. 下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

繁复杂。铜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铜尊颈部、铜盘内底都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该文物反映出战国时期( )

A.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 C. 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B. 青铜礼器开始刻有铭文 D. 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

3.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衡石丈 尺”

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 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貲(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貲一盾。”由此可见( ) A. 文献记载缺乏可信度 B. 考古发现才能佐证历史 C. 史料不一致使存疑历史 D. 出土文物可印证补充历史

4. 《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的会暨郡,“多刀耕火种,百姓财产以之困匾,(庐江

郡)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农业处在刀耕火种阶段 C. 铁犁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B. 江南地区生产技术的落后 D. 广大农村自然资源的匿乏

5. 西汉《盐铁论》是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书中记载:“古

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着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下列项中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 汉昭帝时期盐铁已为官营 B. 西汉社会存在丧葬奢靡之风

C. 西汉政府希望黎民对生者尽其爱敬 D. 古之圣人认为节制丧葬是不孝的 6.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 精耕细作 B.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C. 自给自足 D.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7. 据史料记载,某一朝代在耕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称作江东犁的工具。它操

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对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该朝代是( )

第1页,共9页

A. 春秋战国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8. 如图为南宋《脚踏三锭纺车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A. 家庭手工业是手工业的主要形态 B. 民营手工业生产城乡所需日用品 C. 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手工业发展 D. 纺织业以手工劳动方式进行生产

9. 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

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A.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10.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

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

A. 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C. 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B. 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D. 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1.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

占到5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 A.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 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12.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

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13.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 )

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座)

官窑 民窑 元代 47 2 明初 58 2 20 明末 34 69 285 清初 6 41 356 官搭民烧(窑) A. 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C.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B. 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 D. 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

14. 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儿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

白银大量流人中国。整个世界经济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材料反映( ) A. 整体世界出现拉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B. 白银流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工商业发展 D. 国际商贸中心地区已转移到西太平洋

15. 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

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第2页,共9页

A. 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C. 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B. 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 D.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

16. 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

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

A. 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B.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 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D.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17. 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 B.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 闭关锁国禁绝限制国际交往 D. 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18. 1672年,福建新任总督范承谟发现,迁海十余年后,大量迁民仍旧“无业可安,

无生可求”,请求朝廷适当放开捕鱼等限制,以其课税“或接济兵饷,或借给迁民”。据此可知,范承谟( ) A. 主张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 B. 认识到了海禁政策的弊端 C. 意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 超越了同时代官员的思想

19.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

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

A.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C. 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 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 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用光石碾磨纸张、皮革、

布帛等物,使之紧密光亮)。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材料反映了( )

A. 官营手工业举步维艰 B. 民族工业的初步形成 C. 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D. 雇佣劳动力集中生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代华北地区取暖燃料中,木炭使用人群多为统治阶层和富人大贾,普通百姓多使用薪柴、作物秸秆和草本植物。据《汉书》载:“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树木虽可再植,但不为古人所重,并且人工植树也远远赶不上人类乱砍滥伐的度。到了宋代,森林资源更为减少。当时沈括曾为此而浩叹:“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宋代山西泽姚许多人“冒险输炭矿”,经销煤炭,当时还出现了官府专门管理煤炭的机构,并立官课税。宋庄季裕《鸡肋篇》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农村也不乏使用煤取暖者。

--整理自彭亮《谈古代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取暖燃料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第3页,共9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明显体现出“男耕女织”的特点,故C正确。

A是中国古代早期的生产方式,排除。 B是奴隶社会时期的生产模式,排除。

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背景下,农民的生活的非常艰辛的,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该件文物的描述,可以看出该文物制作工艺精湛,做工复杂、考究,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制作水平,官营手工业是手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故A项正确。

B项中“开始”一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材料没有对不同阶段的手工业进行比较,无法判断战国就是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排除C项。

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因此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曾侯乙作持用终。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答案】D

【解析】文献记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缺乏可信度的说法不符合历史研究精神,排除A;

考古发现才能佐证历史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 材料叙述主旨不是在说明历史存疑,排除C;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秦本纪记载的事件通过考古发掘得到佐证,说明出土文物可印证补充,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历史研究方法,主要考查史料研究的作用,同时注意把握史料的分类。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信息证明史料的价值,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4.【答案】B

【解析】材料只能反映当时会稽郡采用刀耕火种,不知牛耕,说明当时牛耕技术已经出现,但并不能说当时整个社会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排除A;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东汉时期会稽郡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尚未使用牛耕,说明江南地区生产技术落后,故B正确;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会稽郡尚未使用牛耕,说明铁犁牛耕尚未普及到全国,排除C; 农村自然资源匮乏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第4页,共9页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主要考查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扩展状况。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抓住材料中的主干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在牛耕技术出现的情况下,江南地区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盐铁论》是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可知在汉昭帝时期盐铁已经官营,A选项排除;

根据材料“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可知西汉社会存在丧葬奢靡之风,B选项排除;

根据材料“古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可知指的是西汉政府希望黎民对生者尽其爱敬,C选项排除;

古之圣人认为节制丧葬是不孝的的说法明显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西汉主要政治制度。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盐铁官营制度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社会生活。侧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6.【答案】C

【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种植五谷,以防备灾害,田地中种植蔬菜,瓜果蔬菜种植非常不容易,鸡猪狗的养殖不要错过时机;

A、精耕细作指的是一种种植技术,材料未涉及种植技术方面的事宜,故错误; B、材料未涉及农牧业之间相互补充的事宜,故错误;

C、材料指出“种植五谷以防不测”、“种植桑树、蔬菜”、“饲养家畜”这都体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故正确;

D、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完备的信息点,故错误; 故选:C。

本题以《汉书》关于秦代的农业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古代小农经济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对小农经济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7.【答案】C

【解析】材料“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显示是曲辕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在隋唐时期的江东一带出现,故C正确。

AB在唐朝以前,排除。 宋朝在唐朝以后,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 8.【答案】D

【解析】A选项,根据材料信息只能看出纺车等工具和织方式,而不能看出产品流向和织业的比例等,故无法判断是何种形态手工业,故错误。 B选项,由于材料中并无产品流向,故B选项错误;

第5页,共9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rz76uqs12nsft0iuth97tl37kv1k00rf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