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
何永通
【摘 要】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干预加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镇卫生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健康行为干预,经过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及总遵医行为率9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和62.9%,P均<0.05。结论:健康行为干预加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提高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4)001【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 健康行为干预;老年慢性结肠炎;遵医行为;临床疗效
慢性结肠炎是病变部位在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肛肠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便与便秘交替出现。症状反复,易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结肠梗阻、肠癌变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饮食的改变和居民各种压力的增大,我国慢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控制得不理想,甚至反复发作,最终使患者进退两难。有文献报告采取联合健康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提高临床疗效[3]。本文探讨健康行为干预加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入选标准:①具有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符合《1992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病学研讨会》拟定的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自愿参加并签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者;②不愿意参与者。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镇卫生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62-71岁,平均(62.6±2.4)岁;病情4-6年;学历大专以上2例,高中17例,初中及以下51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药物治疗的种类和剂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