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线段,根据比例设x=,y=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已知△ABC∽△DEF,∠A=50°,∠B=30°,则∠F的值为( ) A. 50°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100°,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C=100°. 解答: 解:∵∠A=50°,∠B=30°, ∴∠C=100°, ∵△ABC∽△DEF, ∴∠F=∠C=100°,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7.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那么下列错误的是( ) A. 小三角形的面积为1,大三角形的面积为5 B. 小三角形的面积为1,大三角形的面积为25 C. 小三角形的周长为1,大三角形的周长为5 D. 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大三角形的周长为1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
∴小三角形的面积为1,大三角形的面积为25,故原原命题错误,符合题意; B、∵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
∴小三角形的面积为1,大三角形的面积为25,故原原命题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
B. 30°
C. 80°
D. 100°
∴小三角形的周长为1,大三角形的周长为5,故原原命题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
∴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大三角形的周长为1,故原原命题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1)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8.用配方法将x﹣2x﹣2=0变形,正确的是( ) A. (x﹣1)=1 B. (x+1)=3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分析: 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1,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x﹣2x﹣2=0, 移项得:x﹣2x=2,
配方得:x﹣2x+1=3,即(x﹣1)=3.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非负数,开方即可求出解.
9.∠1=∠2是下列四个图形的共同条件,则四个图中不一定有相似三角形的是( )
2
2
2
2
2
2
2
C. (x﹣1)=3
2
D. (x+1)=1
2
A. B.
C.
D.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各种判定方法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1=∠2,∠A=∠A,∴△ADE∽△A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1=∠2,∠B=∠B,∴△EBD∽△A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1=∠2,∠DOE=∠BOF,∴△DOE∽△BOF,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1=∠2,∠A≠∠B,∴△ACD和△BCD不相似,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
10.如图,位似中心为O,将△ABC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位似图形△A′B′C′,当AB=2A′B′时,位似比k的值为( )
A. 1
考点: 位似变换.
分析: 利用位似比即位似图形的相似比,进而得出位似比k的值.
解答: 解:∵位似中心为O,将△ABC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位似图形△A′B′C′,AB=2A′B′, ∴位似比k的值为:.
B.
C. 2
D. 不确定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理解位似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x+3x+4=0 .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 开放型.
分析: 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二次项系数不为0; (3)是整式方程;
(4)含有一个未知数.根据这四个条件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写出方程x+3x+4=0,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x+3x+4=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按照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进行解答即可.
12.x﹣2x+3=(x﹣ 1 )﹣ (﹣2) .
考点: 配方法的应用.
分析: 利用(a﹣b)=a﹣2ab+b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x﹣1)=x﹣2x+1, ∴x﹣2x+3=(x﹣1)+2. 故答案是:1;(﹣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