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Ⅰ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图示的中国古代发明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醋 B.打磨铜镜 C.丝线织绸 D.钻井取卤 【答案】A 考点:化学与生活 2.了解一些安全生活、生产常识,有助于自身安全及事故救助。下列有关安全处理不合理的...是 A.木材厂、纺织厂、面粉厂都必须严禁烟火 B.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 C.运输液氯的罐车泄漏时应逆风往高处跑 D.化学品仓库保存的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内必须严禁烟火,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空气中
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A正确;B、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立使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B正确;C、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要人群向高处疏散,C正确;D、钠可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氢气,水不能用于此类火灾灭火,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化学与生活
3.右图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 B.绿色植物可吸收大气中CO2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温室效应 D.呼吸和光合作用时碳元素均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A正确;B、由图可知,绿色植物可吸收
大气中CO2,B正确;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C正确;D、呼吸作用中碳元素均被氧化,光合作用时碳元素均被还原,D错误。答案选D。
考点:化学与生活
4.相同条件下,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硫酸酸性大于磷酸 B.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C.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液态水
D.氟化氢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硫酸酸性大于磷酸,可用
元素周期律解释,A正确;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越强,钾的金属性强于钠,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正确;C、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液态水,是因为水的状态不同,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错误;D、非金属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氟化氢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元素周期律
5.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除去,下列有关解释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
A.SO2在大气中能最终生成H2SO4:2SO2+O2+2H2O=4H+2SO42
+
-
B.少量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
--
C.NaOH溶液缓慢吸收过量SO2的过程中有:SO2+SO3+H2O=2HSO3 D.n(SO2): n(NaOH)=1:2时,溶液pH>7:SO32+H2O
-
2-
-
HSO3+ OH
--
【答案】B
考点:离子反应 6.将CO2转化为 CH4,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 CO2(g)+2H2O(g)CH4(g)+2O2(g) ΔH= +802 kJ·mol-1 右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 B.0~16h内,v(H2O)Ⅰ = 1.5 mol/(L·h) C.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0~20h内,催化剂Ⅱ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A错误;B、0~16h内,n (CH4) Ⅰ=12mol,则n(H2O)Ⅰ=24mol,v(H2O)Ⅰ =△c/△t=24/16=1.5 mol/(L·h),B正确;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C错误;D、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Ⅱ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化学图像 7.处理污水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OH)n(SO4)(3- 不合理的是 ...
A.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 取值范围是:0 D.若n=2时,构成该物质的三种微粒个数比为1: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2×(+x)+(-1)×n+(-2) n)]m,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 2 ×3-(n/2)=0,x=3,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n>0,3-n/2>0,n 取值范围是:0 8.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 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 + H2O H2CO3 H+HCO3 + - B.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 C.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 D.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 【答案】D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 9.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 CO2(g)+3H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当v(CO2):v (H2)=1:3时,反应达到平衡 C.当 c(CH3OH) = 1mol·L -1 CH3OH(g)+H2O(g) ΔH>0 时,反应达到平衡 D.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甲醇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A正确;B、反应只 要进行,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CO2):v (H2)=1:3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错误;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生成1mol·L -1 的CH3OH,C错误;D、平衡后再 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只减弱,不抵消,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答案选A。 考点: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0.CO和H2在ThNi5作用下可以合成CH4。 已知温度为T时:① CO(g)+H2O(g) === CO2(g)+H2(g) ΔH=-41 kJ·mol1 - ② CH4(g)+2H2O(g) === 4H2(g) + CO2(g) ΔH=+165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ΔH B.①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C.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CO(g)与H2(g)合成CH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催化剂只能降低活化能,不能改变该反应的ΔH,A正确;B、①中反应热=反 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0,所以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正确;C、②中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0,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①-②可得,CO(g)+3H2(g) === CH4(g)+H2O(g) ΔH=-206 kJ·mol -1 ,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反应热 11.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绿色杀菌剂,下列有关ClO2制备与杀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可用Cl2和NaClO2制备ClO2, 其中n (氧化剂) : n (还原剂) = 1:2 B.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失效:2ClO2+2OH=ClO3+ClO2+H2O C.ClO2处理饮用水时残留的ClO2,可用FeSO4来除去: ClO2+2Fe2+4H=2Fe3+Cl+2H2O - + + + -- - - - D.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比Cl2、HClO强 【答案】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12.根据20℃时某些物质的溶解度(g)数据: CaCO3 1.4×10-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aSO4 2.55×10-2 Mg(OH)2 9×10-4 MgCO3 1.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