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2.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功能及不正常带来的疾病对比
分泌的主要激内分泌腺 素 生长激素 促脑垂体 肾上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控制生长发育 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 促进性腺的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加快心跳、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血管扩张 加速血糖分解 胰岛 胰岛素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雄性激素雌性性腺 激素 二性症 3. 体温的调节:人体的体温恒定受激素和神经的调节。
体温恒定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1)、产热: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时以内脏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 (2)、散热:90%热量通过皮肤散失出去,它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
(3)、体温调节受脑的控制: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植物果实和种子
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各部分发生了如下的变化,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子房与果实的对应结构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果实
珠被 种皮
胚珠 种子
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 过少 糖尿病 过多 低血糖症 分泌过多 甲亢 易激动紧张 生长激素:幼年侏儒症 矮小,智力正常 身高特长 手脚指粗大 矮小 幼年不足 呆小症 智力低下 主要作用 分泌异常时 疾病 主要症状 不足:幼年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 指端肥大
珠心 胚 (受精卵)
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
2、种子的萌发
先决条件是有完整的胚,且胚必须是活的;
而适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4、被子植物的特征:(1)种子都包被在果皮里;
(2)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被子植物:会开花的绿色植物,常见的水果等 5、裸子植物的特征:(1)植株高大,根系发达;
(2)抗寒、抗旱能力特别强;(3)没有真正的花,果实
裸子植物:松、衫、柏(除卷柏)、银杏
6、裸子植物的叶子大多呈条形、针状等,这对它们有什么好处: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克隆技术与试管婴儿区别
克隆技术----无性繁殖,1997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绵羊“多莉”; 试管婴儿----有性生殖。
遗传与进化
1、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而染色体由DNA分子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
DNA全称叫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的一种,它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其分子由两条螺旋状长链组成。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体的各种性状,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基因、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1)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断,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与特征。
(2)基因工程 就是重组DNA技术,按照人类的意愿实现对基因进行自如地操作、转移、重新组合基因,从而定向地创造具有新性状和新生物的技术。 主要用于
医药卫生:如生产基因工程药品;基因诊断(DNA探针);基因治疗等
农牧业及食品工业:农业上获得具抗性能力的新品种;畜牧养殖业培养优良品种的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等。
(3)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由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随后英、日、德、法、中等国的科学家陆续加入,其核心内容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确定各种基因的功能等,从而获得人类全面认识自我的生物学信息。这项计划一旦成功,我们将清楚地了解人为什么会衰老、发胖等问题。中国于1999年9月1日正式加入该计划,承担了1%人类基因组(约3000万个碱基)的测序任务。 3、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4、自然选择学说
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它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有:(1)过度繁殖(这是进化的条件);(2)生存斗争(这是进化的外因、动力、手段);(3)遗传变异(这是进化的内因、基础);(4)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能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现象,能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说明物种是可变的,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性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等,还不能从本质上作出解释。
人体保健
1.人的健康:
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生理健康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即身体无疾病,合理膳食、经常锻练、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关系健康是指你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 2.人体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和能力。 免疫的功能:
①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3、根据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 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是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抗体是一类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对抗相应的某种病原体。而细胞免疫是通过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来消灭或消除异物。 (2)特异性免疫,人为地把菌苗、疫苗、类毒素或抗毒素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这种通过人工接种建立起来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获得性免疫。人工免疫的类型有: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区别点 接种物 免疫出现时间 人工自动免疫 抗原:疫苗 慢,1~4周后产生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快,立即发挥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用途 长,数月~数年 主要用于预防 短,2~3周 治疗或紧急预防 人工接种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能力如: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各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 3.平衡膳食。 (1)营养素的分类
人体所需营养素可概括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水、和食物纤维。 (3)七大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①蛋白质:人体组织的形成、生长、发育、以及当作能源和提供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酶物质。 ②糖:是人体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③脂肪:比糖和蛋白质更高的能量源泉,但它是人体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脂肪即可供能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
④维生素:种类多,除维生素D外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也是一种人们较为重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可调节机体代谢活动,
⑤无机盐:参与机体组织结构的生成和代谢过程;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下降。
⑥水: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并担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重任;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⑦食物纤维:虽然不能被人所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5.人类常见疾病——非传染性病症
(1)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动力泵.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而心脏的血液供应则是由冠状动脉承担的。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过度狭窄时,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引起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它还有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引发冠心病的某些因素,如遗传、年龄等无法控制外、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精神紧张,其它还有体力活动减少。
(2)肿瘤: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在致癌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会连续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 良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肿瘤细胞都集中在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肿瘤细胞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因此恶性肿瘤细胞能不间断分裂,产生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由于癌细胞恶性增殖,耗尽患者营养,使人消瘦衰竭死亡,且由于癌细胞在体内广泛传播,所以,难以治愈。当然,如果是良性肿瘤,只要把它切除就行。
癌症的预防三要素是:①合理饮食 ②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力。重视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注意定期体检,认真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遗传病及优生
①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常见遗传病: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愚型、抗维生素D佝偻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②降低遗传病发生的措施(优生优育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健康与环境
1.传染病 (1)传染病及特点
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②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③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2)传染病的流行三环节
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②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③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4)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 呼吸道粘膜和肺 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消化道 消化道及附属器官 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 疟疾 乙脑 丝虫病 消灭蚊子 消灭钉螺 遵守性道德 饮水 食物 甲肝 菌痢 蛔虫病 饮食卫生 飞沫、空气 腮腺炎 麻疹 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主要传播途径 病例 肺结核 流感 预防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粘膜 性传播疾病 泌尿、生殖器官 直接间接接触 血吸虫病 破伤风 狂犬病 性接触 艾滋病 梅毒 淋病 2、青霉素发现历程:
1928年莱明偶然发现,有一只细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发霉了,长出一团青绿色的毛。他的助手说:“先生,培养基发霉已经不能用了,把它倒掉吧。“不!我要仔细看看。”他仔细观察起,发现在青绿色毛的周围,葡萄球菌不见了。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力武器。
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问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上,人口膨胀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①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压力: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
②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地球上陆地是有限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更是有限。
③增加了环境污染:人口膨胀造成因工业、农业、交通和生活污染源的增加而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