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过程。学生才是认识的主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学生多练、多探索。
我在教学《图片的处理》这部分时,首先,让学生浏览端午节的图片,然后对照学案上的表格,分析浏览方式怎么样,然后,引入ACDsee浏览方式的学习,而不是直接讲ACDsee。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左右同学互帮改ACDsee窗口的界面,探索找“编辑”来完成图片处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比较,最后,再进行总结,而不代替学生直接说出方法。
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学生的各种能力光靠听教师的讲解是形不成的,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出可贵的“空白区”,能不讲就不讲,把短暂的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
5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索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我在教汉字输入时,让学生在写字板内写几首学过的自已喜欢的诗、写一篇日记、写一个故事等自已喜欢。比如3.8国际劳动妇女节、6.1儿童节、6.22国际环保日等时,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或画一幅画或在word设计贺卡或设计一组幻灯片。
五、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及时的反馈评价、恰当的鼓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在课堂上肯定学生的能力,巧妙引导提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关注学习过程,强调优点,对每位学生的回答或演示操作中付出的努力给予鼓励。
课堂教学是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科学的教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