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教育模式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教育模式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 根据国家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在2005年 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设立“ 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开展“研究生开放课程建设”等,着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 提供服务。据此,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一、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运行模式
校企合作的主体由学生、学校、企业三者构成。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学校与学生、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构成三对供求关系。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是人才。学校需要条件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需要服务的对象;企业需要人才,需要科研力量;学生需要接受优质教育,需要能够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教育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服务;学生能为学校提供培养对象;企业能为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基地。三者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互为资源,成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良 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1.基地研究生选拔过程和导师配备
研究生选拔方式采取研究生自愿报名,学校和企业共同面试,根据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最后确定入选研究生名单。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即研究生原在校的导师不更改,同时根据其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研究方向,基地另配备一名副导师,副导师分别为公司的经理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副导师主要负责实际问题的指导,原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方面的指 导。
2.共建基地研究生培养平台
基地研究生培养由校企双方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基地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如对外经贸大学史燕萍教授和屈延凯、沙泉等专家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为基地研究生讲解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并且由本校的优秀教师讲解融资租赁的相关课程,为学生建立起融资租赁的知识体系。
公司采取以实践促教学的培养方式,使研究生熟悉租赁过程的各个环节,增长研究生的租赁 实务技巧,使其成为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从事租赁业务的人才。公司还可利用其在行业中的优势地 位,派遣学生经常参加融资租赁的相关会议、论坛。同时,还利用国际有关机械租赁网站使学生了解租赁的 行业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研究生在做论文阶段,由于得到了企业提供的前沿信息支持,从而具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前瞻性;公司根据每个人的课题需要,派送其到相关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