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3:49: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在实验室里,储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的试剂是( )

A.碘单质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在 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 D.测定某溶液pH应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4.下列无色透明溶液,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HCO3—、OH— C.SO42—、K+、Cl—、NO3—

B.Cl—、MnO4—、K+、Na+

D.H+、NO3—、CO32—、Fe2+

5.将足量S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浑浊的有( )

①B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H2S溶液 ④Ba(NO3)2溶液 ⑤Na2SiO3溶液

A.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Al溶于NaOH溶液:2Al + 2H2O + 2NaOH ==2NaAlO2 + 3H2↑ B.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 + 2OH- = SiO32- + H2O C.热的浓NaOH溶液与NH4Cl液混合产生气体:NH4 + OH

+

-

NH3↑+ H2O

△ D.红热的Fe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2Fe + 3H2O(g) 7.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Na、Na2O ②AlCl3、Al(OH)3 ③Cl2、FeCl3 ④S、SO2

A.①② B.②③

Fe2O3 +3H2↑

C.③④ D.①②④. 8.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B.新制氯水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在阴暗处 9.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8g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个

C.足量铜与1L 18mol/L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的分子总数为9NA

D.1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电子数为2NA 10.右图所示是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液面上升,若充入一定量的

O2可使

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B.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

黄绿色

褪去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紫色石蕊,试管中是SO2,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变为无色 D.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11.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设第一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NO3-)=1.5mol/L(忽略体积变化) B.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Fe2+):c(Fe3+)=1:1 C.第一步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mL D.第二步可溶解铜48mg

12.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是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 B.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C.可以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C

Si + CO2↑

D.SiO2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化钙反应 13.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NaOH溶液

FeSO4溶液

A.配制稀硫酸 B.固体NaHCO3分解 C.制备Fe(OH)2沉淀 D.收集NH3 14.对某溶液(可能含有I-,SO42-,SO32-,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酸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显褐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下列离子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15.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溶液,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 ① 观

察颜色 ② 石蕊试液 ③ 品红溶液,其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16.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下列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O2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

17.某无色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阳离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II.过滤,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III.另取少量步骤II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2)步骤III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

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及方向: 。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

其作用。试管a中的现象是 , 作用是 。 试管b中的现象是 , 作用是 。 (3)装置中浸碱棉团的作用是 。 (4)如图将铜丝改为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原因是

19. 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

件及产物略去)。

品红

溶液

石蕊溶液

可抽动的铜丝

浸碱棉团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一定条件下B可以转化为C,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C可用

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vam82zmpv8c83h0epna2cg5h8inz6016b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