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复习课
河北省涿鹿县实验小学张建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系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求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的计算它们的面积以及用料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对所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学生实际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整理,形成网络
1、习题导入如图,把一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还相等吗? 2、观察表格,梳理知识: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和和公式
长方体上面(或下面)的面积=长×宽 长方体前面(或后面)的面积=长×高 长方体左面(或右面)的面积=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 + 长×高×2 + 宽×高×2
或=(长×宽 + 长×高 + 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或=6a2
4、小结: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已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上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课,以能更好地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补充板书:表面积的复习课)
二、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说一说:在计算下列物体面积时,应考虑几个面的面积? (1)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桶的用料。 (2)牙膏盒的外壳用料。 (3)粉刷教室的四壁。
(4)给正方体饼干盒的四周贴一圈的商标纸。
(5)给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简易衣柜换面罩(没有底面)。
(二)练习2: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三)我要挑战1、用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下图,它的表面积是( ) a. 14平方厘米 b. 16平方厘米 c. 18平方厘米 :
小结:在拼搭或拆分正方体或长方体时,拆分或拼搭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几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和是相同的,但表面积会相应变化的,拼搭时表面积会减少,分拆时表面积会增加。 三、应用拓展,提高技能
取出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相同的
小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再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 那么纸盒的容积可以是多少立方厘米? (1)小组讨论,动手制作。
(2)由于正方形的纸片的边长为10厘米,所以四个角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只能为1、2、3、4厘米。 (3)小结什么情况下容积最大与最小? 四、小结收获,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们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得到这类知识,谁能举例?希望我们同学们能灵活正确运用所学会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