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修)订系(部) 审核人 机械工程系 赵凤莲 执笔人 审核时间 曹拴江 王惠芳 2014-4-25
一、专业名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代码:5804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方面所必要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制造加工、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汽车制造行业技术、管理、服务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专科。
五、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主要面向汽车装调和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制造企业。从事汽车装配、调试、零部件加工等工作。
初始工作岗位:汽车装调、汽车试验、汽车检测、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作岗位。 可升迁的职业岗位: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
六、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
(2)掌握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图样表达、机械基础等基础理论知识;
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3)掌握必备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4)掌握汽车装调与试验的基本工艺规程; (5)掌握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7)了解汽车制造的新技术。 2.能力要求
(1)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2)具有识图机械零部件加工图样和汽车装配工艺文件的能力; (3)具备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装配与调整的基本技能。 (4)具备使用通用量具对零件进行自检和精度测量的能力;
(5)具备用检测仪器和设备对汽车整车和部件进行性能检测的能力; (6)具有熟练安全操作常用切削机床和数控加工设备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班组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团队精神; (4)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4.职业证书要求 (1)必考证书
① 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ATA考试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② 数控车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③ 汽车装调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选考证书(下列证书至少一个) ① 汽车维修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② 冷作钣金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③ 机械钳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④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⑤ 汽车驾驶证;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七、课程设置及说明
(一)公共基础课
1.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30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方法:本课程应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视频资料、教学案例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方式:考查,五等级制。 2.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学时:100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及目标:通过讲授极限的概念,培养学生无限接近的原理,会做简单函数的极限求值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讲授导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导数的思想,会做简单函数导数的计算,为下一章的积分讲授作知识上的准备;通过讲授积分的概念和思想,学会运用积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其他专业课提供数学知识上的必要支持。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典型例题、课件演示、讲练结合。 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方式:考试,百分制。 3.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学时:120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及目标:课文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以扩宽学生知识面为主,蕴含深刻道理及道德规范,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听说部分:涉及西方文化,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沟通和交流;写作部分以实用文体为主,如英文便条、通知、信函、邮件等,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实施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讲练结合,课堂互动,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习得语言和领略西方文化。
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方式:考试,百分制。 4.课程名称:体育 学时:60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及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基本理论及一般比赛的竞赛规则;球类、武术、田径等项目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实施方法:本课程教学以导为主,通过导育、导学、导练、导规的方法,指引学生体育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调动学生体育的自觉主动性,形成学生“我要练”的主动体育。
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方式:考查,五等级制。 5.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时:60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信息处理方法,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应用、Office组件(Word 2003、Excel2003、Powerpoint 2003)的应用及Internet的应用等六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Word排版、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掌握网络信息的搜索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养成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实施方法:本课程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线,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理论采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