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的4D施工模拟
总承包将基于BIM模型,结合本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完成4D施工模拟,用于探讨和优化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应用4D施工模拟将包括并且不少于如下范围:
(1)基于本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制作中、长期4D施工模拟,用于优化中、长期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根据业主及施工管理的需要,制作短期可建性4D施工模拟,用于优化短期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3)关键和节点复杂的部位施工前1个月内提供4D模拟。
自动构件统计
总承包将通过BIM模型的自动构件统计功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各类构件所需要的数量,以便及时评估因为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需求变化,已经由此产生的成本变化。
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工
总承包将通过构件的BIM模型,结合数字化构件加工设备,实现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精确加工,以保证相应部位的工程质量,并且大大减少传统的构件加工过程对工期带来的影响。应用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工将包括并且
不少于如下范围:钢结构构件、风管及水管等。
预制、预加工构件跟踪管理
利用RFID技术、无线移动终端及web等技术,把预制、预加工等工厂制造的部件、构件从设计、采购、加工、运输、仓储到安装、使用的全过程与BIM模型集成,实现数据库化、可视化管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给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带来影响。
施工现场实施监控和管理
通过Autodesk Buzzsaw信息平台整合BIM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以及web等技术,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并且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对每天的施工进度进行自动汇报,及时发现施工进度的延误。
(1)在施工现场附近架设4个全天候摄像头,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施工现场照片上传到Buzzsaw系统,供业主及相关部门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实现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
(2)将Autodesk Buzzsaw信息平台与BIM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以及web等技术整合,使得施工现场的构件安装状况通过RFID的信息收集形成了基于施工进度和实际现场情况的BIM模型和4D模拟。对于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需要特别记录的部分,现场人员将以文档、照片等记录方式与BIM模型相对应的构件关联起来,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更深入的掌握现场发生的情况。
(3)结合RFID技术交付BIM竣工模型
利用BIM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摄影摄像技术以及web等技术把隐蔽工程、特殊构造的施工记录情况与BIM模型进行整合,并用数据库的方式加以存储,等工程进入运营维护时,需要了解建筑某个部位的相关建造信息,甚至包括隐蔽工程,都可以在BIM模型及其所记录的信息中方便的得到。
第三节BIM系统技术标准
原则
(1)实现既定的BIM服务目标。 (2)便于定义各方工作界面。
(3)便于施工分包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BIM加强项目协作。 BIM模型组织与规划
根据项目特点、项目团队组成、总承包施工方案等信息组织与规划确定BIM模型。
BIM模型分类 (1)建筑专业
外立面幕墙、外立面分色、屋顶、阳台、外立面材质、檐沟、雨水管、空调机位、空调百页、窗百页、栏杆、雨篷、门窗分隔。
(2)土建结构专业。
基础、底板、结构柱、结构梁、剪力墙等。 (3)暖通专业
新风风管、回风风管、暖通水管、暖通设备构件等。 (4)给排水专业
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管、热力管、消防管线、给排水设备构件、与城市市政管线预留接口等。
(5)电气专业:
电缆桥架、电信电缆、安防系统、电气设备构件等。 设备材料等BIM精度要求
(1)墙面材质划分,表明室内各个房间的不同墙壁饰面材料(涂料、壁纸、踢脚)的品种、高度。
(2)各种地面材料的品种、规格、铺贴方式、定位、有设计饰面地板的标高。
(3)厨房部分表明厨柜(操作台及吊柜)、洗涤盆、灶具、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热水器位置。
(4)卫生间部分表明化妆台(柜)及台盆位置;洗面盆、花洒、浴盆、大便器;地漏及地面找坡示意。
(5)天花部分表明天花材料、轮廓、天花灯具、机电资料如空调出风口、回风口、维修操作检修口、防灾侦测系统在室内设计中的定位。
(6)必要的电气及其它设备(配电箱、开关、插座、暖气、电视、电话、Internet网络、可视对讲设备、门铃等)的平面定位、距地高度。
(7)室内家俱布置。 (8)门窗精确定位。
(9)空调室内外机(反映位置及空调板尺寸、定位)。 (10)上下水管位置、室外雨水立管位置。 (11)结构预留的设备管井、洞口位置。 基于BIM模型的材料统计要求 (1)墙壁饰面材料。 (2)天花板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