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药品安全存放和取用
②实验操作的安全 ③意外事故的处理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识别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 H2SO4、NaOH——腐蚀品 [练习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
C D
[练习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
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
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
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
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练习 3]、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溶液
[练习 4].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
(1)食盐水与泥沙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__________________
(3)苯和水_______ (4)蒸馏水的制取_________(5)用 CCl4 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______
1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 NaCl,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
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 BaCl2(除 SO42-)、Na2CO3(除 Ca2+、过量的 Ba2+)、NaOH(除 Mg2+)溶液后过 滤;
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 CO32-、OH-)调 PH=7 得到 NaCl 溶液; 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ⅰ)Na2CO3 在 BaCl2 之后;(ⅱ)盐酸放最后。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烧瓶的支管口处;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密度:苯<水 用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时,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液体显黄色,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液体为紫红色;下层液体显黄色。 [练习5].海 洋 植 物 ,如 海 带 、海 藻 中 含 有 丰 富 的 碘 元 素 ,碘 元 素 以 碘 离 子 的 形 式 存 在 。实 验 室 里 从 海 带 中 提 取 碘 的 流 程 如 下 : ( 已 知 C1 2+2KI=2KCl+I 2 ) (1) 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 (2) 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 A .苯、酒精 B . CCl 4、苯 C 汽油、乙酸 (3) 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过程 (为防止碘升华,本实验中采用水 浴加热 )。指出下列蒸馏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如下图 ) ① ,② 。 (4) 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 (填“能”或“不能”), 其理由是 三、离子的检验: ①SO42-:[ 先加盐酸,再加 BaCl2 溶液检验 ]如果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Ba2++SO42-=BaSO4↓ ②Cl-:(先加稀硝酸,再加 AgNO3 溶液检验)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Ag++Cl-=AgCl↓ ③CO32-:(稀盐酸检验)先加稀盐酸,若生成无色无味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 [练习 6].为了除去粗盐中 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过滤,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 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 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 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②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 概念、符号 定义 注 意 事 项 物质的量: 衡量一定数目粒 ①摩尔 (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 n 子集体的物理量 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②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粒子的种类。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 任 何 物 质 NA 有单位:mol-1 或 /mol,读作每摩尔, NA 所含粒子数。 NA≈6.02×1023mol-1。 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物 ①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 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 M 质所具有的质量 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变化而变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 ①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Vm 体所具有的体积 ②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 任何气体所占体 积约为 22.4L 即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所 ①公式中的 V 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 1L 水溶解溶质或者 C 含某溶质 B 物质 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 1L。 的量。 ②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体积多少而变 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n= N 公式:n=m公式:nV 溶液稀释规律NA M公式:n=B=CB× VmV C(浓)×V(浓)=C(稀)×V(稀) [练习 7].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N2 和 CO 气体,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量 D.摩尔质量 [练习 8].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 NA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B.0.5mol 水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mol C.标况下 11.2LCO2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 D.2NA 个 H2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2mol [练习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12SO4 的质量为 98 g·mol B.H2SO4 的摩尔质量为 98 g C.9.8 g H2SO4 含有 NA 个 H2SO4 分子 D.6.02×1022 个 H2SO4 分子的质量为 9.8 g [练习 10].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 含有的原子数为 1 N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 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CO2 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 L D.0.5 mol/L MgCl2 溶液中,含有 Cl-个数为 0.5 NA [练习 11].下列溶液中 Cl-的浓度与 50 mL 1 mol/L 的 MgCl2 溶液中的 Cl-相等的是( ) A. 100 mL 2 mol/L 的 NaCl 溶液 B. 50 mL 0.5 mol/L 的 AlCl3 溶液 C. 1 L 0.2 mol/L 的 KCl 溶液 D. 20 mL 0.5 mol/L 的 CaCl2 溶液 [练习12].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是 1∶1 B.它们的氧原子 数目之比为 2∶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