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答案
A卷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 华联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本年度,会计部门发生了以下事项: (1)华联公司的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均有会计主管签字、盖章后报出。
(2)华联公司为促进销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规定销售人员自己联系销售渠道,自找客户,谁销售谁负责收款,工资与销售额挂钩。 (3)华联公司设置了大小两套账,大账对外,小账对内。
(4)华联公司从外地购买一批原材料,收到发票后,与实际支付款项进行核对,发现发票金额错误,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进行了更正,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作为报销凭证。
请指出该公司上述做法的错误并说明理由。(20分) 答:对该公司上述做法存在的错误分析如下:
(1)华联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报送不符合有关会计法律制度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还应有总会计师签名盖章。(5分)
(2)华联公司制定的关于“谁销售谁负责收款”的规定违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造成了内控缺陷。销售工作与收款工作是两个不相容职务,“谁销售谁负责收款”的规定不符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
要求。(5分)
(3)华联公司设置大小两套账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的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不依法设账,或私设会计账簿的”,均属于违法行为。(5分)
(4)经办人员直接在原始凭证上进行更正的做法是错误的,应按规定将发票交原出具单位重开。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的数量、单位或金额等关键项目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5分)
2. 某酒厂12月份发生以下业务:(1)以自产特制粮食白酒2000斤用于厂庆庆祝活动,每斤白酒含增值税售价117元;(2)自产啤酒10吨,每吨成本1000元,不含增值税售价1500元,无偿提供给某啤酒节。税务机关核定的啤酒消费税单位税额为220元/吨;白酒消费税比例税率20%,定额税率0.5元/斤;酒类产品增值税税率17%;假设本月没有增值税进项税额。要求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消费税额和增值税额。(20分) 答:
(1) 该企业本月应纳消费税计算如下:
① 以自产粮食白酒用于厂庆活动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额=2000×117÷(1+17%)×20%+2000×0.5
=40000+1000 =41000(元) (5分)
(解题说明:白酒的消费税采用从价和从量复合计税的办法。含税价需换算为不含税价再计税。)
② 以自产啤酒无偿提供给啤酒节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额=10×220
=2200(元)(5分)
(解题说明:啤酒的消费税采用从量计税的办法) 本月共应缴纳消费税额=41000+2200
=43200(元)
(2) 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计算如下:
①以自产粮食白酒用于厂庆活动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额=2000×117÷(1+17%)×17%
=34000(元)(5分)
③ 以自产啤酒无偿提供给啤酒节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额=10×1500×17%
=2550(元)(5分) 本月共应缴纳增值税额=34000+2550
=36550(元)
(解题说明:白酒和啤酒的增值税均采用从价计税的办法。含税价需换算为不含税价再计税。)
B卷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 2013年8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利华公司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了解到一下情况:
(1)2012年5月人员徐某调离该公司,在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某的监督下,
相关推荐: